产时徒手纠正异常胎头定位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产时徒手纠正异常胎头定位的探讨

崔向华杨宝新

崔向华杨宝新(吉林省东丰县宝康医院136300)

【中图分类号】R71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016-02

【摘要】目的:产时及时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降低手术产的发生率。方法对87例产妇于临产后出现的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选择适当时机,徒手将胎头旋转成枕前位或枕左前位、枕右前位等。结果87例产妇头位异常纠正成功61例,剖宫产23例,胎头吸引术助娩3例。结论加速产程进展,活跃期纠正异常头位成功率高,先露部在坐骨棘水平以下者较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者易于纠正,减少产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产率。

【关键词】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徒手旋转

目前,在剖宫产手术指征中,胎头定位异常有所上升,主要是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如及时将枕后位或枕横位徒手旋转胎头变为枕前位,可减少手术产率,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住院患者,先露部下降缓慢者,及时行阴道内诊,未破膜者行人工破膜后,查为枕后位或枕横位者共计87例,均为单胎头位,正常范围女性骨盆,子宫及软产道无异常,无明显头盆不称,跨耻征阴性,颅骨骨缝无重叠,平均年龄27.4±4.8岁,平均孕周39.3±1.4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410±50克,0产32例,一产以上55例。

1.2诊断标准及方法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后枕位根据《头位难产》第二版为诊断标准。方法:对87例产妇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铺巾,利用宫缩是胎头有下降趋势的同时,术者带无菌手套,用右手食中二指置于胎头枕部,利用小囟门旋转至枕前位、枕右横位、枕右后位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枕左横、枕左后位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正枕后位时则依据胎头是否易于向左或向右旋转,同时左手或助手在产妇腹部推动胎体,使胎背与胎头旋转方向一致,旋转成功后产妇向胎体侧侧卧休息,宫缩乏力者给予5%葡萄糖500毫升或0.9%氯化钠500毫升加催产素2.5单位缓慢静点,调至有效宫缩。

1.3嘱其产妇充分休息,鼓励高能量进食,消除阴式分娩的恐惧因素,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保证顺利快速结束分娩。

2结果

2.1潜伏期29例,纠正成功3例,11例进入活跃期后纠正成功,15例行剖宫产术分娩。活跃期48例,42例纠正成功,6例剖宫产术分娩,有4例行胎头吸引术分娩。第二产程10例,8例纠正成功,2例剖宫产术分娩,有3例胎头吸引术分娩。

2.2产程进展情况胎头方位旋转纠正成功后,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明显加速,胎头下降平均值为2.8厘米/小时,宫口扩张均值为3.6厘米/小时。先露部在坐骨棘水平以下时只需3―4次宫缩徒手旋转成功,而先露部在坐骨棘水平以上时则需4―6次宫缩才能成功。

2.3并发症情况急性胎儿宫内窘迫5例,3例剖宫产术分娩,2例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助娩,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1例,入新生儿科治疗7天痊愈出院,宫颈水肿11例,静注安定10毫克后,8例水肿消失胎头转成枕前位阴式分娩,3例用药后无好转行剖宫产术分娩,阴道流血减少,平均为200±60毫升。

3讨论

3.1异常胎头定位的危害及徒手旋转的意义,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阴胎头附屈不良下降曲线增加,先露部下降缓慢,不易紧贴宫颈,不能引起反射性的有效宫缩,产程中往往发生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颈水肿。宫缩时子宫壁血管及胎盘受压,子宫壁血管及胎盘绒毛间隙血流减少,再加上产程延长使胎儿承受缺血的时间增多,导致缺氧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手术产率也增高,而手术产容易并发软产道裂伤及产后出血等。因此应密切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胎头定位,根据分娩机转,宫缩时胎头下降的同时徒手旋转胎头加速内旋转,同时手指轻压胎头枕部,帮助附屈,使胎头以最小的枕下前囟径下降,产程明显加速,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手术产的发生率。

3.2宫缩时旋转胎头的机理及旋转时机,产程中胎头为了适应骨盆,使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相一致而在中骨盆发生内旋转。枕后位及枕横位时旋转角度≥90度,较枕前位旋转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延长,或未旋转而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内旋转有利于胎头下降,而胎头的下降和内旋转依赖于分娩的决定因素产力—宫缩。在骨盆内测量无异常,儿头骨缝无重叠时用催产素调整宫缩,利用宫缩时胎头下降的趋势用两手指伸入阴道,推动胎头内旋转,顺应分娩机理,其成功率高于宫缩间歇时,经观察,潜伏期徒手旋转枕后位或枕横位成功率较低,因为宫缩间歇时间长,胎头位置较高,旋转困难,旋转后不宜固定。活跃期先露部大多数在坐骨棘水平以下,及时行内旋转不仅可以减少儿童在骨盆底受压过久,而且旋转效果良好。

3.3徒手旋转胎头,必须破膜后进行,因胎膜光滑,操作时手指与胎头之间不易固定,延长旋转时间;再因为徒手旋转胎头是选择在宫缩时进行,胎膜未破,宫腔内压力增大,易发生羊水栓塞。

4小结

4.1徒手旋转的最佳时间是活跃期,子宫收缩期。

4.2注意事项操作前先破膜,宫缩时术者右手食中指置于胎头枕部向前旋转,其阻力较整个右手伸入阴道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握住胎头旋转阻力小。同时左手于产妇腹部和助手协同旋转胎体,当胎头转至枕前位胎头下降仍迟缓时,结合宫高腹围及B超检查要考虑胎头过大,应以剖宫产分娩为宜,旋转时部可用力过猛,宫颈水肿坚硬者可静注安定后在行旋转术。

参考文献

[1]汤希伟,侍庆主编.《妇产科疾病诊断学》,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9月1日.第四节:头位难产的诊断思路.

[2]刘兴会,王晓东主编.《产科临床热点》,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1月.第二章,第二节,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七章,第三节,枕先露的分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