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鼓励伴随英语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让鼓励伴随英语学习

余飞

四川成都市树德怀远中学余飞

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鼓励性评价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它往往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肩,它的力量却丝毫不逊色于一个实物的奖励,并且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鼓励性评价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鼓励和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和手段。

一、实施鼓励性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愿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鼓励和帮助。相反,如果他遭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的嘲笑,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学习信心,更不可能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原来心中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就会退化,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程的喜爱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几次挫折后,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厌学情绪会日益加重。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法不当的老师”。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等就可以得到鼓励与支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学生群体也能对个体学生取得的成绩作出积极的反映。例如:有的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回答问题好的学生鼓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欣慰的感觉。教师诚恳地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耐心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漏,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负责,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鼓励,不断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就能够使其积极进取,不断提高。

二、鼓励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丹麦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的鼓励”。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积极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以鼓励为主的评价策略。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1.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言出于心,我们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使用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一样,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多用鼓励的语言创造宽松的学习气氛,以达到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如在教学中常用:“别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出来”,“相信你,你能更完整地复述一遍”,“别怕,现在的错是为了下一次的正确”……通过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渗透着老师浓浓的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树立勇气和信心,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具体地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上课时,不要总是站在固定的位置,应该经常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和颜悦色,耐心启发,多用“please”,“thankyou”,“Verygood”,“tryitagain”,“welldone”等礼貌与鼓励的用语,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消除恐惧和顾虑,不怕出错误,大胆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觉得有自豪感、亲切感,从而减少焦虑,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其次,对学困生要多加关照,多提问、多启发,多提供一些使他们觉得有进步感和成就感的机会,对回答正确或者基本正确的,请别吝啬“verygood”,“wonderful”,“excellent”,“clever”,“nottoobad’’等评价语,当学生完成他们的回答时,别忘了说声“thankyou”;当小组竞赛结束,公布获胜者时,何不来个全班鼓掌呢?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成功的肯定,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欢乐和自豪,由此产生更强烈的追求成功的动力。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我们应和颜悦色地说:“Itdoesn'tmatter”,而不能粗暴地给予批评或者惩罚。

2.妙用肢体语言激励学生

与口头语相比,肢体语言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会起到某种暗示与提醒的作用。正如有的学生常犯错误,自尊心又强,如果老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很快会振作精神,从头做起;如果教师用轻视的眼光看他,他就可能沉沦颓废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可以少一些低效、重复的说教,多一些示范、参考和期待等积极的肢体行为去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由于害羞、紧张或心里没底答不上来,若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微笑着向学生提示其中一些词语,或建议学生跟着一起回答,学生的紧张情绪就会消除。教师应避免老是板着脸、瞪着眼动辄就训斥的做法,力争让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获得更大的成功。

3.鼓励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质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够提问是一种认真学习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欢迎他们参与争论。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按孔子所说的名言去做。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适度鼓励,避免过分夸张

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无论是语言鼓励,还是肢体用语,都要把握正确的尺度,切忌过分夸张,以免让学生形成骄傲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当我们对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时,我们可以说“good,good,verygood”。这个方式很好,但是却不可以滥用。

2.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氛围、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略也就不同。虽然学生都使用相同的课本,学习相同的知识,但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不必强求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思考和回答,对于学生来讲,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对学生的鼓励方法要根据其独特性和差异性而论。

鼓励性评价是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我们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才能使鼓励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和实施多种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更好、更快、更高地得以实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