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综合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综合护理探讨

刘文超

(大邑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1330)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软组织感染创面患者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同期的临床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房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软组织感染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30例患者均给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方案,VSD引流同期作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后,本研究30例患者软组织感染创面均告有效恢复,临床护理服务总的满意度达96.88%,整体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骨科软组织创面感染患者,定向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切实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总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软组织感染;综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239-02

本研究为选择适宜四肢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VSD治疗同期应用的护理服务模式,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系统纳入了我院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30例四肢软组织感染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了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并取得了相应较好的预期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病房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软组织感染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跨度22~60岁;伤因:交通意外伤害10例、高空坠落伤害1例,机械挤压伤8例,压疮2例。感染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绿脓杆菌2例,产气性大肠杆菌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创面大小4cm×4cm~15cm×28cm,3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感染,创面轻度污染27例,中度污染2例,重度污染1例,所有患者均为知情自愿纳入本研究。

1.2方法

1.2.1VSD引流方法

本研究30例患者均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先根据患者感染创面实际情况,作创面清创之后,修剪大小、形状适宜的VSD敷料敷贴创面、缝合、固定,同时保证各引流管侧孔均处于VSD材料之内,保障引流效果;进而把三通管的所有引流管口合并为同一出口连接负压源,手掌轻压敷料,吸出渗液。并用生物半透膜粘贴实施创面封闭,粘贴面需超过创缘健康皮肤2cm左右,持续引流2周。

1.2.2护理方法

(1)引流护理:首先,需持续保持有效负压,此乃VSD引流关键,因为合理负压可将创面内渗液、脓液、部分坏死组织引出体外,加速感染创面愈合;现实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本着负责态度合理维持中心负压在-0.017MPa~-0.06MPa范围,术后2d内持续吸引,此后转为每5min间断2min维持吸引。若VSD敷料由瘪转胀或薄膜积液不可见管形、触摸无硬实感,即表示可能因封闭不严漏气而负压失败,此时护理人员需及时上报医生作再次密闭处理[1]。其次,需要确保通畅引流。妥善安放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受压情况发生,并实时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引流量,若清创后出现因坏死组织、血凝块阻滞而造成的引流不畅问题,需作及时处理;若连续吸引致使引流管塌瘪、变形,则需及时作引流装置更换。

(2)创面护理:负压封闭引流可显著促进创面微循环,刺激新肉芽组织的生长,护理人员在日常换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创面颜色、分泌物情况,并关注创面是否存在异味。另外,VSD敷料内存在残留渗液及坏死组织,会透过半透膜散发臭味,抑或敷料呈暗灰、黄绿等颜色,此阶段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此类情况并不会影响疗效,无需紧张。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改善创面微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换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创面情况[2]。再者,护理人员还需系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症状迹象,实时观察体温变化,若见患者持续高体温或疼痛无改善趋势,则代表创面引流失效或存在感染加重可能,需在综合评判同时及时给予创面处理。

(3)患肢护理:日常护理人员应作患者患肢固定于功能位,定期更换患者体位,指导患者参与主被动活动,防止患肢制动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问题,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另外,需关注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对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作综合管窥,并通过舒适体位分散患者疼痛关注度,个别疼痛不耐受患者,可适当减少负压值,待耐受时再予提升,直至能够维持正常负压值为止。

1.3指标观察

观察患者感染创面恢复情况,同时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级指标,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2.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30例患者,均经VSD引流2周,平均引流时间(9.7±1.7)d,其中56例患者创面肉芽肉芽组织新鲜、创面平坦、无明显水肿情况,细菌培养阴性,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其中1例患者因外露面积较大行皮瓣修复后治愈。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可知,持十分满意态度者共计30例(51.72%),满意患者26例(44.82%),不满意患者2例(3.44%),总体护理服务满意度相对较好。

3.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当前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感染的常用术式,经现代临床实践表明VSD技术可有效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故而在现代临床范畴得以广泛应用[4]。但综合来讲,骨软组织感染患者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的过程,具有相应的繁琐复杂特性,需在临床治疗同期切实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方能更好的发挥应有疗效。

本研究30例患者所应用的综合护理模式,是基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之上,围绕患者为中心开展的护理服务工作,要求了护理人员在高度责任意识及患者病情观察能力之上,开展相对应的患者护理服务,通过负压引流护理各环节工作的紧密配合,确保了患者护理服务工作的整体连续性;如引流装置应用管护、引流情况实时观察、患者肢体制动等护理方式,均使患者进一步得到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研究结果表明,经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后,30例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整体良好,且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由此提示骨科软组织创面感染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具有着较好的价值意义,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袁松清.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04-205.

[2]陈喜芳,黄美红.VSD技术在手术创面的护理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6,30(2):236-237.

[3]刘小华.严重外伤创面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广东医学,2013,34(24):3839-3840.

[4]袁瑞好.VSD引流术治疗骨折创面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