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效果的临床效果

/ 2

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效果的临床效果

尚凤兰

海林市中医院157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西药及其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前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用药的常规西医治疗,后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进行中医治疗,应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按照标准评定疗效。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例对照组患者四肢和躯干出现红疹,静脉注射马来酸氯苯后,患者的症状消失,对后续的治疗没有影响。结论:中医药用于常规西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胃溃疡化学药物中药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胃溃疡是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可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以及黑便和呕血等临床表现。这种疾病的症状轻重不一。对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如果早期治疗可以治愈;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案不当,其病情会进一步恶化。所以必须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使病人得到及时康复。为此,笔者以近年来本院经治的10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年来本院经治的10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介于22岁~68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51岁;病程范围在1.5~48h之间,平均(14.5±2.5)h。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病情等影响研究结果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5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阿莫西林胶囊lg、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服用7d。

50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中药方剂由焦山楂、陈皮、半夏、茯苓、焦神曲、丹参、连翘、莱菔子等中药组成。辨证取上述中药适量,煎熬取汁液250mL;早晚各服用1次,每日1剂。

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并观察疗效。

1.3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行胃镜检查,观察炎症和溃疡面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

1.4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完成1月疗程治疗后,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1)患者腹痛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复查发现活动性炎症已痊愈,溃疡全部消失,此类患者判定为痊愈。(2)患者腹痛等主要症状消失,头痛等次要症状基本治愈,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急性炎症基本痊愈,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此类患者判定为显效。(3)患者主要症状已出现好转,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病变范围缩小到原来的50%以上,溃疡面积缩小20%以上,此类患者判定为有效。(4)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胃镜检查结果未发现改变,溃疡面积缩小20%以下,此类患者判定为无效。

1.5统计方法

数据使用SPSSl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公式为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观察总例数×100%。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1个月治疗后,按照标准评定疗效。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

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例对照组患者四肢和躯干出现红疹,静脉注射马来酸氯苯后,患者的症状消失,对后续的治疗没有影响。

3讨论

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完全相同。慢性胃炎胃溃疡主要表现:上腹部饱胀和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呕血和黑便等症状。慢性胃炎胃溃疡容易因饮食不当、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烟酒、寒冷刺激等诱发,胃溃疡的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性、节律性,而慢性胃炎的发作毫无规律。因此,胃溃疡治疗有固定疗程,慢性胃炎治疗则无固定疗程。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辩证应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原因在于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时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服用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进胃粘膜血液循环,修复胃粘膜损伤;同时还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几率,进而促进对炎症的吸收。如果出现持续胃痛(上腹痛)较剧烈、频繁呕吐、大便黑,说明溃疡并发穿孔、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需要紧急住院治疗。

临床实践中,使用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效果较好,且使用非常方便,但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患者在后续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辩证应用中药治疗,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能够取长补短,发挥更好的药物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按照上述方法经过1个月治疗后,应用西药治疗的5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中,临床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西药联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的5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中,临床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者优于前者。因此,采用本文所述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并且中药药材的价格低廉,为患者减少了费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推广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郭晓芳,韩树堂.中西医治疗胃溃疡概况[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3):197-199.

[2]王辉,王垂杰,周学文.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病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846-1848.

[3]屈原明,王滨.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2):131-134.

[4]陈建华.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下):5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