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王淑娟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怎样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快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与他们平等相处,相互信任,互为朋友。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点,需要我们赏识学生。

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怎样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赏识自己的孩子。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某一个片面。孩子的成长毕竟是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和弱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长处和优点。忘记了这个目标,孩子就会感到一无是处,失去前进的信心,结果是缺点和错误也难以得到克服。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孩子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和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心。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怎样去赏识自己的学生呢?

一、“如果你不是天才,那谁是呢”

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而许多学生感到的是无限的苦难。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越来越坚信自己是个人才,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好。什么感觉?自己是个好学生的感觉,学习天才的感觉。我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是不能比,而是要看怎样比。有的教师拿一个学生的长处与另一个学生的短处比,比来比去把其中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比没了。这对学生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二、“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为什么“太好了”的评价对学生有着神奇的魅力呢?其原因在于不管学生表面上多么骄傲,内心都是脆弱的,不成熟的心理常常担心自己不行。一个“太好了”仿佛是春雷一声响,学生吃了个定心丸,情感闸门一下子全部打开。你紧接着乘虚而入——“除了不对的地方”,学生就听得进去,容易接受。学生在我信任的目光中,信心大增,很快就解决了其它不懂的问题。

三、“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很多家长一味强调孩子的天赋,我强调的是天赋的差异有限,生命的潜能无限。因为天资是客观的,怨天尤人只能带来悲观情绪。大脑潜力究竟有多大?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只用了大脑的3%左右,据说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5%,这就说明人的潜能之巨大。

四、“天生我才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

对待有些学生遇到的挫折,我常常这样解释:“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个断了一条腿的孩子在和健全的孩子们赛跑。他跑在最后面,别人会不会嘲笑他?不会。当他含着眼泪超过了倒数第二名,再超过倒数第三名的时候呢?全场会为他一起欢呼。”这就是最本质的人格教育。让学生积极地看待挫折,在挫折中奋起。精神上的升华,能把痛苦的感觉转化成前进的动力,获得内心的平衡与满足。这对今后抵御精神痛苦大有益处。

五、“与己和,与人和,与万物和”

1799年春天,戈登先生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风靡神州大地。戈登先生曾这样谈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达到三个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我读后感慨不已,是啊,与己和,与人和,与万物和,本质上不就是一个字——“通”吗?

教育应该教给我们什么?在我们理解中,教育应该首先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做一个有能力使自己快乐的人;教会我们做一个有合作精神,能够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使别人幸福的人;教会我们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追求不断成长的人……然后,教育还应该教会我们自食其力所需的那些知识技能、创造力、实践力等等。快乐、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主观心理、精神状态。而且,它还是一个人的能力,它是生活必需的、生命必需的能力。它是一个人试着去享受一切遭遇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可以无师自通,它是学习的结果,而非本能;它是自觉的结晶,而非自发。

赏识学生,不仅赋予我们教育的智慧,成长的智慧,而且赋予我们沟通的智慧,生命的智慧;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开发生命潜力,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