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余明

余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大川学校湖北十堰442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012-01

科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科学”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侧重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活动起来。

一、利用故事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与科学相关的内容融入史实或生活实践的故事传递给学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如日食胜战、白纸送信、渔夫插鱼、夜晚磷火等故事,通过学生了解的现象和环境,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引发学生争论和参与,引导学生探究,巧妙点拨,从而使学生明白相关科学道理。具有生活背景的科学小故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对生活中的科学具有深刻认识。

二、利用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望

科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努力引导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尝试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探索创新的空间。

如进行《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时,可组织学生思考:这几年你的家乡附近的河流的水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周围的环境有何影响?分析河流水质变化的原因,并为其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学习《运动和摩擦力》一课时,让学生用废纸包在鞋上,在地上滑动,然后去掉废纸,再滑动,问学生两次滑动用力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还能较好的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巧妙联系实际,把身边的事物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利用经验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科学课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科学化,科学教学生活化,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性,增强学习科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人们穿衣为什么夏天大多穿颜色浅的衣物,而冬天大多穿颜色深的衣物?二是观察窗外的居民楼,为什么太阳能热水器斜放?通过讨论交流、画图点拨,学生都能够知道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利用生活体验去探究科学问题,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方法,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科学问题。

四、利用身边条件,拓展学习时空

如果要使一堂课具有生长性,就必须使课堂的生活案例丰厚,就必须善于利用身边条件,并把它转化为教学材料。如在上《光的传播》的这节课,当时正是阴雨天气,日光灯都已打开。我让学生关掉灯,将学生带入了一个阴暗的环境之中,接着问学生:“现在的教室与刚才有什么不同?”在阴暗的环境中,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也就集中到了光的研究上了。在研究光的特性时,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日光灯上面的天花板没有日光灯下面的墙壁亮、为什么桌下地面没有桌面亮等,进一步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呢?”大家议论纷纷。有同学说:“上个星期五阳光能射到教室里来,我坐在靠南的窗户,阳光射在身上,暖暖的。这个星期一我换了座位,阳光照不到我身上了。”学生很容易理解“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这一特性。通过这件事,同学们觉得学习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真有用,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课堂上的科学学习应体现趣味性,富有生活性,绝不能枯燥无味,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投入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此项活动的兴趣。如果失去了“兴趣”这一强有力的支撑点,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因此,我们在设计和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应紧扣“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习的内容上选择那些贴近儿童生活的,让他们觉得科学课不仅好玩,而且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也能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教与学中,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善于选择创设、利用各种情境,对其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