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

刘高杞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温江支行四川省6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权宜现象,对农村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发展状况综述出发,分析了外流的动力机制,归纳评述了劳动力外,流影响的正负效应,并对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作了一定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发展

引言

农村发展受劳动力外流的影响是深刻的。农村劳动力外流改变了一定时间内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导致了城乡间和地区间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按照增长极理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①。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城镇和沿海地区作为各级增长极点,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率也较高,从而对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其结果可能导致农村地区:(1)劳动力的外流;(2)有限资金的外流;(3)农产品外流。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的外流。由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投入少及效益低、农民负担重等形成的外推力,和由城市比较效益大形成的内拉力作用下成为现实,并形成了一股“潮流”。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在外部物质环境条件(如生活设施、交通设施、生产资料、社会保障等)相当不完备情况下的“非正式”短期流动,具有超前性。因而,农村劳动力外流也就成为农村发展变化的一种触发性影响因素,对农村社会经济的作用是显著的,其效应有利有弊,并且是多方面的。

1我国劳动力外流的基本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掀起了进城打工的热潮,为了赚钱养家,改变贫穷的现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这就导致农村人口和农村青壮年人口这两个比例双双下降,因此农村剩下的人口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虽然农村青壮年己经流入了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无法获得城市户口,或者以自身经济状况来说很难获得城市户口,因此他们只能作为一个长期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也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农民工”或者说“流动人口”。据统计,2014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为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

2劳动力外流带来的负面影响

2.1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正面效应

2.1.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种植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经营,使农村耕地容纳不下过多的劳动力,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用打牌、闲聊打发时光,无疑是一个大浪费。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并在外地就业,开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新天地,使之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如四川省古蔺县1994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解决了全县8.5万人的就业问题,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0.7%。。

2.1.2农村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固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发展

虽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有很强的兼业性、“两栖性”、短期性,但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却有很强的稳固性。一是一部分打工者将会长期打工;二是大部分打工数年回乡的人,由于人多地少,多数不可能再退回农田,他们想方设法务工经商,有的办个体、合伙企业,有的进入乡镇企业务工,或承包、领办乡镇企业。一些人也不是回到农村,而是进人当地集镇。县、乡政府的办法是:规划集镇工商经营用地,由回乡创业者自建经营用房.同时出资负责搞好门前道路。使回乡的人才、资金、新办企业,较多地吸引到集镇,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不仅打工期间大多数人是由农业转入非农产业,而且回到家乡,很大一部分人是利用学到的本领,发展非农产业,在就业转移上具有稳定性②。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上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使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即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工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2.2吸引返乡方面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进城务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通的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所得工资太少。国家可适当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这样一来,务工者返乡的热潮就会高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这样农村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就会缓解,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会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国家可组织各种专家定期研发一些适合农民从事的新项目,并加强宣传和推广,让农民知道并了解这些项目。国家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农民从事新项目的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自助创业的行列中来,就能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辉煌的,是成功的,它创造了奇迹但近几年的发展明显缓慢,甚至被怀疑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就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方面来说,乡镇企业是可以继续大放异彩的。乡镇企业可以安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外出务工的诸多不便,从此农民不再外出打工、孩子不再留守、老人不再孤寡。乡镇企业在招聘员工的同时还可以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国家必须重视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乡镇企业也要抓住机遇,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2.4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活化生产要素,沟通城乡关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农民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就必须放开农产品市场,让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直接见面,使农民能够根据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信息,多生产市场需量大、价格看涨的产品,少生产市场需求量小、价格看跌的产品。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产业或产品结构的调整,又是以要素结构的变动为前提的。由于平均每个农户所拥有的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的短缺性,特别是土地的短缺,使中国农村发展受到限制,并且矛盾决出.

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这就衍生出了农民工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减少问题。农村现存的劳动力状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支撑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余文远.农业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以四川省农村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21-24.

[2]吴小芳,刘纯阳.永州市农村劳动力外流趋势及其影响分析[J].学理论,2014,2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