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电视记者的角色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三网融合”下电视记者的角色建构

袁丽丽

山东省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三网融合”的实践己经开始,随着媒体融合带来的业务形态的丰富,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越发感受到新闻传播环节中各方面的因素对业务的制约。融合时代,新闻信息的生产发布形式更为多样和复杂,这些新的分工与合作的模式对于我们提高信息的质量、加快融合步伐是有益的。传播渠道、信息内容、发布平台、包装手法与接收终端必将成为以后传媒业竞争的关键,我们的新闻记者将不仅仅是内容的生产提供者,还将是内容的包装推广者,专业的发布者。

关键词:“三网融合”;电视记者;角色

以个性化、开放性、互动性为特征的融合时代己经到来,传播科技的进步为人民发布新闻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这打破了我国原来只有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格局,更多的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对于传统体制内的广电记者来说,必须强化其信息整合功能和把关人功能,才能在大众传播时代以更加丰富、权威的新闻继续主导新闻传播。

1,信息整合者

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削弱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广播收听率下降,电视收视率下降,受众转向网络,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从受众出发,从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强化信息整合能力,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全面、权威和实用的信息。新媒体的出现,使传者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成为可能,手机、博客、微博等新媒介为传播渠道,传播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大大增强,受众制作、传播新闻的互动性、随意性、个性化迎合了当下的大众文化。过去,广电媒体将新闻信息推向受众面前,现在是受众主动地从海量信息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与传者互动。反过来,由于媒体数量的增长,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加成节目时长,新闻同质化、信息表面化现象严重,促使一部分受众主动地通过新媒体寻找信息,或向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或自己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的新闻传播将不再是信息的简单提供,而是筛选、组合再排列,达到新闻信息1+1大于2的效果。在选择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经过了专业的训练,有完备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素养和必要的新闻采写技能,他们有制度,有一定的新闻选择标准。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首先必须牢牢把握新闻事实、新闻观点和视角,以质量在信息的海洋中取胜。第二,在新闻表现形式上,采取图、文、音、视频相结合,以多媒体播报方式,与网络传播相抗衡。第三,学习网络传播互动性强的特点,开设短信平台、电话热线、网上留言等方式,与受众进行充分的互动。

当前新闻传播的主体仍然是传统的新闻媒体和职业新闻工作者,随着广电网进一步加快“三网融合”的步伐,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全天候的发布渠道加上整合优秀的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传统的广电新闻仍将继续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2,新闻把关人

传统媒体的出版、播放都要经过编辑、总编辑层层审批和把关,而新媒体的多向式、发散式传播,每个人既是传者又是受众,既是记者又是编辑,把关人趋于弱化。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中,记者、编辑是主要的传播者和把关人,他们通过层层把关和过滤,将经过加工和选择的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倾向性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他们按照媒体的意愿发布新闻,传递信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一直存在,具体表现为新闻传播的价值标准、传播的规章制度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等。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就来源于新闻从采制、编写到播出的每个环节的严格把关。

人们尽管享受网络传播的种种便利,但是对网络媒体的信任度却不高,常常在报纸、电视上求证网络信息。网络传播中,新闻信息传播的公开、广泛、迅速前所未有,为受众利用相同信息进行讨论和再次传播创造了可能性。受众提供短信、微博、博客、QQ,MNS等工具成为信息传播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如果受众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会迅速在受众中蔓延并得到馈,容易引发恐慌、混乱等不良社会反映,一旦被揭露也会极大地降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网络传播过程也要加强把关人角色,通过网络编辑等角色的设置在内容上加强管理和引导;在法律法规上,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使得网络传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技术层面上,加强技术管理水平,以得知上网发布信息的人员和地址信息来确保信息安全。

此外,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匿名性和自由度,管理难度相当大,对传播过程中的把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网络媒体自身建立健全职业制度,从新闻传播活动的细节入手,以规章制度强化、预防和治理虚假传播现象,建立起外部政府权力机关监管与内部监督为主的完善的权力制约体系,让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传播中受众的角色形象进行制约和监管。不论是广电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都需要把关人这样一个角色,来保证我们的新闻传播事业部不偏离正确的轨道,避免信息的随意性,并保证新闻的质量。把关人的缺失将带来媒体公信力、品牌度和权威感的缺失。我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一省一网,同时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广播电视记者的角色形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在电视新闻记者还存在一定的角色扮演失误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提高信息整合能力、传播活动的水平,严格把关,对构建自己的角色形象,对我们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传形象水平,加快促进广电网在“三网融合”中的领先位置,提升整个传媒行业的“三网融合”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立新闻记者正确的角色形象任重而道远,要全社会尤其是角色扮演者一一新闻记者更新角色观念,调整角色位置,在新时期以符合社会环境的价值观、人生观重构记者角色,不断与时俱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角色规范,防止新的角色偏差现象的产生。

结语

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受众适应“三网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程度,新闻记者的工作形式、角色形象的转变以及在融合过程中广电媒体内部的组织结构调整变化等等。不管怎样,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最大程度地体现新闻记者的职能作用,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是“三网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孙玉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与未来[J].现代视听.2011(03)

[2]杜建华.三网融合下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J].当代传播.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