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管理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管理控制

吕龙1田凯2

吕龙1田凯2

1金乡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鱼台分公司;2鱼台鸿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是一种大宗建筑材料,其质量对于工程质量具有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混凝土企业对搅拌站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重视,做好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管理,从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混凝土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管理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管理;控制;

一、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意义

目前国内混凝土搅拌站基本都能实现从原料配方到混凝土成品输出的自动化生产,但对整个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管理来说,普遍实行的是人工管理,如原材料管理、各种设备的合理安排及调度、车辆管理、销售管理等,都是靠人工来完成,这样带来的后果是管理效率低下,并且很容易出现错、漏。混凝土搅拌站一般由站长室、调度室、试验室、材料室和搅拌站等组成,负责从原材料进站、生产计划安排、混凝土配方管理、车辆调度、产品出站等一系列过程。要实现混凝土搅拌站的网络化管理,首先应构建混凝土搅拌站局域网,将分散的各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保证混凝土搅拌站长期连续生产的需要,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在构建局域网时必须充分考虑网络的容错性。因此,采用网状星型拓扑结构构建局域网,在这种网状结构中,将搅拌站控制器设计为2个网络接口,各站室则采用双网卡扩展成2个网络接口。无论是搅拌站控制器还是PC,其网口设置为主从形式,一旦主网口数据传输中断,则从网口马上启动,当主网口恢复正常时,从网口关闭,主网口工作。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网络的通畅,实现搅拌站的连续生产。

二、混凝土搅拌站的概述

混凝土搅拌站是将骨料(包括大、小石子和砂)、水泥、粉煤灰、水、外加剂等物料按混凝土配方进行计量,然后经搅拌机搅拌成合格混凝土的成套设备。

1、骨料储存与运送

骨料仓分为星形料场、地仓式、钢制直列式料仓及圆形料仓等形式。骨料仓多数与地仓结合使用,同时可存储四种骨料,上料可采用装载机上料,料仓下有两弧形卸料门实现快慢下料,秤斗的骨料通过平皮带、斜皮带运送至中途斗。

2、粉料储存与运送

粉料包括水泥和粉煤灰,储存方式为圆筒形水泥仓,输送方式为螺旋输送机。水泥较难解决的问题是破拱,由于各种水泥的容重不同,同一种水泥温度、湿度不断变化,很难找到确的起拱点,给解决问题带来了困难。常用方法有气吹破拱、气动锤击法、助流破拱气垫等。进行气吹破拱,由于吹气孔位置固定,效果不明显;加上压缩空气的水份,易造成气嘴堵塞。气动锤击法采取气缸推动平板击打仓锥体实现破拱,噪音大,对仓锥体易造成破坏。

3、计量系统

包括骨料秤、水泥秤、粉煤灰秤、水秤、外加剂秤及粉剂秤,我国在“GB14902-94预拌混凝土”中有严格的精度要求,骨料配料动态精度=±2%,其余物料配料动态精度=±1%。静态精度骨料配料动态精度=±1%,其余物料配料动态精度=±0.5%。计量采取重力计量,随着我国传感器的质量的提高,普遍采取电子秤。为保证秤斗物料偏载的影响,增加调理接线盒以保证均衡性。

三、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科学组建混凝土搅拌站

第一,混凝土搅拌站的选址,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地点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运输距离远近、原材料进场道路的便利以及和施工建设规划的配套;第二,混凝土搅拌站场地的布置,混凝土搅拌站场地的布置要以搅拌楼为核心,砂石料仓库的布置要方面运输,粉料仓库的布置要密集紧凑;第三,混凝土搅拌站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混凝土搅拌站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工程项目所应用的搅拌机型号、数量等,尤其要关注施工建设高峰期间混凝土的生产能力;第四,保证混凝土搅拌站的文明施工,混凝土搅拌站是工程项目文明施工评判的重要一个窗口,为此,混凝土搅拌站场地选择要开阔、布局要合理。

2、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砂、石、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等,为了实现混凝土质量管理效益的增强,企业必须强化原材料质量管理机制,进行供应商选择模块的优化,避免出现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质量状况,企业必须进行材料供应商数量的优化选择,避免出现由于供应商数量过多而导致的管理混乱问题。在原材料管理过程中,进行原材料验收制度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进行专职材料检验员的配置,做好砂石、粉煤灰等材料的质量检测及入场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水泥、矿渣微粉、粉煤灰等材料进行二次取样装置模式的应用,经过试验室试验员取样检测后,所有粉料才能入库,材料质量确认合格后,需要由材料试验员在送货单上签字。

3、做好配合比管理

为了提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产品的质量管理效益,进行施工配合比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通过对原材料配合比的优化设置,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混凝土。在配合比的设置模块,需要进行材料试配环节、总结环节、分析环节等的协调,进行多次试配试验、多次材料验证工作的开展,进行混凝土原材料性能的深入掌握。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工程施工位置、施工条件等的差异性,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化,进行生产配合比动态化控制原则的应用,实现产品生产质量风险的降低,避免出现生产环节中的材料浪费。为了实现混凝土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行新型生产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的应用是必要的,实现整体生产成本的降低,确保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强化生产运作管理

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运作管理要从环境和安全两方面入手:第一,在环境方面,应该保持搅拌站的干净、整洁,所有的原材料和已经加工完成的成品和生产工具等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从而确保原料和成品料能够在通畅的交通状况下进行正常的运输,还要对搅拌站进行噪音、污水、废渣等污染的控制,尽量不要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二,在安全方面,要对搅拌站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其安全意识,在操作过程中要完全按照操守规则来做,要对搅拌站的设备定期进行仔细的检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可以制定出详细的安全细则,保证搅拌站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有序高效的开展工作。

5、优化人员管理

在混凝土搅拌站管理中,还应该注意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意识到加强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则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保障混凝土搅拌站正常生产。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要能够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记录,在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应该让维修人员尽快进行修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施工流程,加强细节控制,避免出现问题。

结束语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控制工作要贯穿到整个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中,具体包括搅拌站得到建设、混凝土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使用的管理。相关单位要加强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组建搅拌站,选用优质的原料,做好配合比管理,强化生产运作管理,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提高各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庆.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116-117.

[2]邹建东,乔琼琼,汪海.浅谈搅拌站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要点[J].商品混凝土,2012(03):16-17.

[3]汪海,杨郁风.浅析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商品混凝土,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