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9
/ 2

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的研究

梁俊

广西百捷电气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00

摘要:本文从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概述进行分析,通过从自动化及相关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线路故障、测试通信故障情况下的线路故障、测试开关拒动情况下的线路故障、馈线自动化设备功能测试四方面对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并相应的分析出运行条件控制与调试结果,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

引言

随着配网自动化的开展,各地供电局也逐渐进行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建设工作。作为配电自动化一项新的技术和保护策略,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依赖终端间的高速有效通信,保护策略和定值配置复杂,不同设备厂家对于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策略并不完全统一。因此,需要综合分析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测试的技术特点,编制通用可行的调试方案,规范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设备的测试内容及程序。

1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概述

馈线自动化主要是以一次设备的建设工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配网馈线进行全面监控,实施保护控制动作,进而提升配电的维护运行效率,实现快速检索故障,并进行隔离处理,专供电的目标,提升供电效率。馈线自动化主要包括主站集中型自动化、电压电流型自动化、智能分布型自动化三种形式。其中主站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配电终端负责采集和传输线路运行信息到配电主站,随后由主站进行数据采集和线路故障分析处理等工作。主站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还可以为相关运维人员提供可靠的故障信息,辅助进行运行决策,可以提升相关检修人员的故障处理效率和排查效率。电压电流式的自动化主要是结合开关过流状况,实现跳闸切除故障,随后利用开关重合闸,进一步缩减故障停电范围,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和切除。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配合变电站中的重合闸以及跳闸时间限制,从而对故障进行自动化快速切除,其在通信方面的要求比较低。但在多分段线路开关中,对于开关定值配合存在一定难度,冲击电流容易损伤电缆。智能分布式自动化主要是终端设备之间实施对等通信,从而准确判断终端故障问题,自动完成故障的隔离切除工作,实现顺利转供,该种技术对于故障切除速度已经达到妙级。

2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保护原理

以典型开环运行为例,故障发生情况如图1所示,馈线自动化保护对故障处理如图2所示。

图1故障发生图

图2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故障定位切除。智能终端检测到自身的过流信息,并通过光纤网络,与相邻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故障上游终端判断相邻侧有一侧无故障,故障在本开关处,并发出保护动作信号,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2)故障区段隔离。智能终端在切除故障点的同时将跳闸信息发送给相邻开关,紧邻故障点的、处于下游的开关,在收到上级开关的切除信号后,发出跳闸指令以隔离故障点。(3)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处于分闸状态的联络开关收到故障点的隔离信息,确认线路出现故障且智能终端已准确隔离故障,启动自动合闸转供功能,以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此方案中,自动化开关不直接切除故障,由变电站启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智能终端在故障切除后,进行故障区域定位和故障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即采用缓动型故障处理策略。在该策略下,分支线开关可以与变电站定值配合,无需参与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而主干线分段开关通过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处理。

3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

3.1自动化及相关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线路故障

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过程中,针对自动化及相关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的线路故障问题,在综合考虑线路发生故障时开关动作情况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分析:(1)在自动化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时,备用线路不带负荷,同时主供线路会与相应的备用线路保证成环运行(参考图3)。在这种运行模式下,此时的线路1和线路3两者之间的故障问题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因此对于转供开关的选择情况不产生影响。如果故障问题出现之后,在馈线自动化柜D的情况下,接触开关应该可以读出故障处于开关位子处,且不应关闭。(2)在自动化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时,备用线路会带动部分负荷运行,此时接线模式与3-1环网接线相似。这一模式下,当线路2负荷段出现故障问题后,需要保证隔离信号仅仅传递到故障下游快关。

3主供线路与备用线路成环运

3.2测试通信故障情况下的线路故障

在测试通信故障情况下出现的线路故障问题之后,一般会与外力破坏或者设备故障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某个特定终端设备(交换机通信设备)发生故障问题之后,相应确保故障问题被完全消除,需要对通信异常的开关问题进行检测。在通信异常这一因素的影响下,开关无法实现后续的隔离或者转供操作。具体故障测试操作设计方式参考以下:作业条件方面,需要详细记录通信故障点以及故障出现前后阶段的通信情况,并且对开关异常通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作业标准方面,需要以开关的规范动作情况为准。动作分析方面,要求综合判断开关动作逻辑。

4运行条件控制与调试结果分析

4.1运行条件控制

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过程中,为保证测试条件与现场实际运行相符合,对于运行条件的控制十分关键。因此,要求确保运行条件模拟的合理性,同时对于平台搭建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严格按照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建设实际接线情况,对现场平台搭建情况实施测试,并且对设备编号以及内部文件实施科学配置。(2)搭建完善的通信环境。具体操作工作中,通信拓扑需要综合考虑实际运行情况,同时对于通信管理单元的设置,应该在确保模拟主站能够了解相关信号的基础上,完成在模拟化主站系统中的接入操作。(3)在一次侧出现升流模拟故障问题时,定值配置如果与具体运行规定相符合,同时具备电流一段、二段及零序保护,测试现场可进行一段过流保护、二段过流保护及零序电流保护测试。

4.2调试结果分析

通过对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模拟运行结果的综合分析,有利于掌握实际线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相关功能发挥涉及的操作,从而为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提供保证。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对测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详细记录,可以为馈线自动化设备调试方案的完善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充分掌握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针对运行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作出详细探讨,并且对于影响策略正确执行的因素,应该及时作出调整。除此之外,对整个调试运行过程做好书面记录文件,方便后续资料归档以及相关查询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动化调试关系设备的验收过程中,应该对其加大投入力度,并在后期对成本进行仔细的核算,当设备出厂时,相关技术人员要全面的对其自动化的功能做以检查,保证设备可以稳定的运作。另外,但是由于设备公司对于此技术所采用的策略存在差异性,因此只有全面的分析此项技术的技术优势,借助制定可行的调试方案,才能实现此技术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云国,戴胜,杨乘胜,等.基于IEC61850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建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6).

[2]王文博,冯光,李珊珊,等.基于不同接线模式的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6).

[3]郑淑仪,罗滨�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的研究与设计[J]�电工技术,2019(08):63-65.

[4]何旭鹏�面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智能配电终端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