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燃煤发电厂水资源节能降耗研究成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形势下燃煤发电厂水资源节能降耗研究成果

何勇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523930)

摘要:在新形势下,燃煤电厂面对市场需求疲软,燃煤价格高涨,环保压力巨大等形势,经营压力空前严峻,作为一家投运超过30年的老电厂,减少资源损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成为化学专业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介绍该厂在优化东江水资源使用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东江水;水资源使用;节能降耗

引言

沙角A电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东莞市虎门镇,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门,是联结泛珠经济走廊的“光明使者”。该厂隶属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粤电力”000539)的全资分公司。

全厂共有五台燃煤发电机组,目前总装机容量1290MW,总投资31.9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成,1987年4月21日,首台200MW机组并网发电,一期三台200MW国产机组于1989年建成投产(后改造增容至210MW),二期两台300MW国产引进型机组于1993年建成投产(后改造增容至330MW)。

2015年12月,该厂在粤电集团、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顺利实施一期机组对外供热改造并投入运行。截止至2016年3月底,沙角A电厂累计发电量已达到1895亿千瓦时,为社会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是电力发展永恒的主题,电厂化学专业也应紧随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牢牢抓住节能减排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专业特色,服务于电力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局,不断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为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一、实施背景

沙角A电厂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1978年,沙角A电厂作为国家第七和第八个五年计划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选址筹建。全厂共有五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30MW,总投资为31.90亿元,分两期建成,其中,Ⅰ期三台200MW国产机组(增容改造后达210MW);于1984年10月动工兴建,分别于1987年4月、1988年7月和1989年8月建成投产;II期两台国产引进型300WM机组,分别于1993年5月和7月建成投产。分别在2001年和2007年,在沙角南充桥段和镇口段将市政自来水通过淡水管线A管引入厂区,作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原水。我厂镇口水泵房到自备水厂现有A、B、C3条供水管道,A、B管长均为12km,C管长为13km。A管供应市政自来水(东江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分别在镇口段和沙角南冲桥段接入供给,作为沙角A、C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和生活用原水。由于淡水A管已投产30多年,管道存在腐蚀老化,泄漏点多等缺陷。随着虎门城镇进程深入,管道填埋多达3、4米深,且紧靠房屋商铺,且地下管线及排污渠道复杂,致使管道日常巡线查漏非常困难。东江水若由镇口接入口供水,供水压力较大,能保证A、C厂的用水需求,但供水损耗大;而由沙角南冲桥接入口供水,由于是水尾,供水压力不足,经常在用水高峰期处于位置相对较高的沙角C电厂供不上水,影响安全生产,故十多年来东江水的供应一直由镇口接入口供水,致使东江水供水损耗率大约为30%。在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发电企业共识的今天,为了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水排放,优化电厂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做到废水重复利用直至零排放,研究新模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保护环境。同时,为了使机组实现安全、经济发电,很有必要开展燃煤电厂水资源节能降耗工作模型研究。

二、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型

经过方法改进,我们通过改进东江水供水方式,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厂镇口水泵房到自备水厂现有A、B、C3条供水管道,A、B管长均为12km,C管长为13km。A管供应市政自来水(东江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分别在镇口段和沙角南冲桥段接入供给,作为沙角A、C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和生活用原水。由于淡水A管已投产30多年,管道存在腐蚀老化,泄漏点多等缺陷。随着虎门城镇进程深入,管道填埋多达3、4米深,且紧靠房屋商铺,且地下管线及排污渠道复杂,致使管道日常巡线查漏非常困难。东江水若由镇口接入口供水,供水压力较大,能保证A、C厂的用水需求,但供水损耗大;而由沙角南冲桥接入口供水,由于是水尾,供水压力不足,经常在用水高峰期处于位置相对较高的沙角C电厂供不上水,影响安全生产,故十多年来东江水的供应一直由镇口接入口供水,致使东江水供水损耗率大约为30%。

以前供水系统注重安全因素而忽略经济效益,致使供水损耗率较大,面对新的发电经营形势,运行部化学分部成立东江水供水优化组织机构,采用大数据比对的方法,即将历年东江水用水量,管道流量、压力,机组负荷进行数据建模、比对,解决改变东江水供水点产生的压力低不满足机组用水的需求的问题。旨在并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降低供水损耗,节约生产成本。

1、东江水供水优化方案:工作组成员充分利用虎门供水微信公众号的供水信息,优化东江水供水运行方式:

(1)优先由沙角南冲桥段供应自来水,必要时(自来水公司管线检修等)才切换到镇口段供水;

(2)加强与虎门自来水公司沟通,设法提高沙角南冲桥段东江水供水压力;

(3)加强淡水管线巡线管理,及时发现漏点并及时处理;

(4)协调A、C电厂补水,实现错峰补水,避免C厂补不到水影响电厂安全运行。

(5)自备水厂应加强巡检和调整,避免万方水池溢流。

(6)检修班组加强镇口泵房供水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发现供水管道漏点,及时处理。

东江水、东引水供水方式优化后,虽然运行和检修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节水取得显著的效果。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从附表1、附表2、附表3东江水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用水量及水费统计显示,东江水供水优化工作实施后损耗明显下降:

(1)供水方式优化实施前东江水供水损耗:

2015年度东江水供水损耗率为29.4%,全年损耗水量54.4万吨,折算水费损耗194.4万元,平均月损耗16.2万元/月。

2016年度东江水供水损耗率为32.5%,全年损耗水量60.6万吨,折算水费损耗216.4万元,平均月损耗18.0万元/月。

2017年度(1~2月)东江水供水损耗率为35.6%。共损耗水量9.2万吨,折算水费损耗32.8万元,平均月损耗16.4万元/月。

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东江水供水损耗率为32.5%;共水费损耗443.6万元,平均月损耗17.1万元/月。

附表1.2015年东江水量及水费统计表

(实施前)

(2)供水方式优化实施后东江水供水损耗:

2017年度(3~12月)东江水供水损耗率为8.8%,共水费损耗41万元,平均月损耗4.1万元/月,平均月损耗费用较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平均值下降了76%。

(3)供水方式优化实施后东江水供水损耗比较:

供水方式优化实施后东江水供水损耗率减少了23.7%,每年可节约43.2万吨东江水,节约生产成本156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