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都知道程礼元

/ 1

抗菌药物都知道程礼元

程礼元

隆昌市人民医院四川隆昌642150

疼痛是人类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即指机体受到伤害性感觉,在临床最主要及常见症状之一。疼痛是引起机体产生防御性保护反应,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长期剧烈疼痛,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难以忍受的折磨,同时对患者心理造成创伤;特别针对晚期癌痛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麻醉支持,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麻醉药物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即指可使身体产生依耐性药品;该类药物具备较为显著的镇痛效果,在临床各类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与价值;但不合理使用麻醉药物,不仅可产生依耐性,同时麻醉药物可使用药者上瘾,若流入非法渠道,则可能对社会构成不小危害。因此,为加强麻醉药物的管理,卫生部下发《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加强我国麻醉药物应用管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麻醉药物使用管制相当感言,长期以来,医疗麻醉药物消耗量,不仅低于发展中国家,且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对麻醉药物的应用管理不断调整,基本药物覆盖临床常用麻醉药品、全民医保实施,及对癌痛患者足量、合理麻醉药品应用,我国对麻醉药品使用的认知不断深入,预计未来,我国麻醉药物使用率会不断升高。

可待因作为临床常用麻醉药物,是癌痛治疗第二阶段代表药物,属于弱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12~1/7,具有中度疼痛镇痛效果,同时其给药方便、经济实惠,且相较于吗啡其成瘾性、便秘、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主要用于剧烈无痰干咳、中枢性镇咳中,在改善肺癌患者睡眠、减轻患者干咳方面效果显著。然而临床中,临床中对于该药物的作用认知较低,提高对其药物认知,有助于合理用药。

羟考酮具有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早在2004年便在我国广泛应用;因该药物无最大用药剂量,且长期使用无蓄积等优点,成为临床中最为理想癌痛治疗药物。根据第三阶梯止痛原则,在癌痛治疗中一般在吗啡用药前,作为中重度镇痛药物使用。我国自使用羟考酮以来,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升高,未来有望成为癌痛治疗首选药物。

芬太尼系列药物近年来用药频度(DDDs)与使用量不断增加,且该类麻醉药物DDDs值一直趋于首位;相比于吗啡,芬太尼具有根伟强效的镇痛作用,镇痛强度约吗啡75~125倍,同时两种麻醉药物具备相似的药理作用,而芬太尼安全性更高,药物副反应更低,主要应用于术后剧烈疼痛、手术治疗中。舒芬太尼则具有5~10倍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且镇静作用更强,安全性更高,用药后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阵痛时间更长;停止用药后恢复快、清除迅速、体内积蓄有限等。瑞芬太尼具有体内无继续,药物起效快,用药1min后即可发挥药效,持续时间短,主要用于全麻维持镇痛、全麻诱导等。芬太尼系列麻醉药物,虽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显著,但药物价格昂贵,应用有限,无法大力推广。

哌替啶镇痛作用较轻微,仅是吗啡的1/10~1/8倍,WHO明确指出,不建议该药物作为慢性疼痛、癌症疼痛患者常规药物;同时该药物主要代谢物是去甲哌替啶,患者用药后,易出现蓄积中毒现象。近年来,国内用药量虽在不断减少,但临床DDDs值与用药量仍然较大,需要加强药物管理力度,合理使用麻醉药物。

吗啡在癌痛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是WHO推荐推荐的第三阶梯癌症止痛药物;癌痛患者治疗中,对于疼痛程度严重患者,可不受说明书最大剂量限制,可根据临床情况,个体化给药、按需要给药,近年来,临床中该药物使用剂量逐年升高,成为临床主要麻醉镇痛药物之一。但与全球人均水平相比,我国吗啡人均用药剂量仍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比较,更是存在一段不小差距。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的增加,与《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中首选无创口服药、方便、经济等要求相符合,且药物镇痛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预计临床用药剂量会持续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