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医院药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赵立娟

赵立娟

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镇中心卫生院150303

摘要:目的:探索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演变。方法: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改革后,门诊西药房、中药房以及住院药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药房,对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演变进行探索分析。结果:整合后的综合药房降低了药品储藏空间,节约药房工作人员,简化了药房管理程序,提高了药房管理效率。结论: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演变为综合药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医院药学;管理模式;药学服务

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院的药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三级医院应设置药学部,这将推动医院药学的发展。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调配为主的传统、以医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3个时期。药学部的设立拓宽了药学专业的工作层面,强化了临床药学技术服务的内涵,更明确了药学部作为医技科室兼具职能性质的管理定位。

1.概述

根据我国卫生部2004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中指出的“医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及时对医院药房进行资源充足,进行结构调整,流程再造”,药房作为医院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之一,其主要承担着为患者提供用药、确保用药质量及用药安全的重要职责,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及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受资金、人才、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客观上存在养如药学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匾乏等障碍,药师队伍自身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存在养问题,人员素质整体上较低,药事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完善的药事管理机构,导致管理不规范,医院领导不重视药事管理工作,药学专业人员编制不够,培养临床药师的力度不够,缺少在职药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计划,床药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临床工作开展举步维艰,_级以下基层医院配备临床药师的很少,药事管理工作仅限于满足日常药品供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招收条件较高,基层医院药师很难达到招聘要求,导致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药师“难产”医院药学部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及相关法律的出台,药品管理也相应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我院门诊药房转变了管理模式,新型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应用而生。

2.问题与前景

2009年4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一2011年)》,明确提出初步建立国家基木药物制度,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2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万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医院药学的盈利方式及服务模式,促使医院药学在服务重点、服务模式上发生改变。这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新医改的核心内容是“三降一消一升”,即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其中基木药物制度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基木药物的可及性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我国基木药物的可及性仅为10%一15%,现行的基木药物生产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据调查,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木药物制度的知晓率不高,使优先处方基木药物不易实现,提高基木药物的可及性则无从谈起。按照发改委规定,西药、中成药的加成率为15%,中药饮片为25%。目前,大中型医院的药品加成收人占全部医疗收入的4O%-7O%,小型医院甚至高达9O%,而发达国家仅为lO%-2O%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药学部门从盈利性科室转变成全成木支出的科室,如医院领导没有足够重视,药学部门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位,则会给药学人员造成较大的打击。因此,医院药学要发展,则必须要转型,提升医院药学服务,增加技术含量,药学人员的服务观念必须要转变,使医院药学工作由药品供应型向知识和技术服务型转化,促使医院药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知识和技术服务来体现劳动价值。

3.服务内涵向临床延伸

药学部的工作内容由“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安全用药管理和药学服务;服务模式从封闭式内部型向涉及临床的合作型转变。长期以来药品收入一直是医院主要收入来源和补偿渠道之一,药品供应保障成了医院药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淡化了药学技术服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出台,以“安全、有效、经济”为目标的合理用药工作将是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这给医院药学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1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医院药师应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药师不仅要保证提供给患者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医院药师的服务理念需从遵行医嘱,不出差错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提供多种技术服务的主动参与型模式。药师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取药、发药过程,而是能判别临床是否用药合理,能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和意见,能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并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2推动医院合理用药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监护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无论是调剂部门、制剂室、还是临床药学室都必须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按照各部门的服务方式发挥积极作用。①病人用药的指导者: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特别关注用药风险病人和风险药物。②药物信息的提供者:直接面对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或接受用药咨询,为病人提供合理用药资料。③临床用药的监管者:目前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自目性,缺乏科学合理性。医院药学部通过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对临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使临床在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上更趋科学、合理。与检验科和感染科一起定期发布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和耐药菌群的变化情况,加强监管有效控制与预防院内感染。

3.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为病人服务是多科协作的过程,药剂师作为合理用药的主导角色,参与临床治疗团队,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如建立业务院长药事查房制、设立专职临床药师,建立药师查房和会诊制度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临床科室提供药学支持,如对ICU病人共同讨论用药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水平评价等。药师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自身的地位,帮助患者规避用药风险,患者也能因药物治疗效果改善而受益[}>>随着临床化程度与广度的合作,建立各种新技术新项目,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药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三级医院药学部门应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卜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医院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做出努力。

结语:综合药房管理模式成功地运用在当前医院药房管理中,相对于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来说,其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了较大的优势。通过综合药房管理模式的推行,医院可以培养中西药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水平和质量,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医院药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执业药师.2011.5

[2]成咏.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演变.[J]临床合理用药.2015(4)

[3]林意菊.王青.赵启邹.胡月新.新型药事管理模式在新医改试点基层医院的应用初探.[J]中国药业,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