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牙列缺患者全口义齿复诊原因分析及修复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老年牙列缺患者全口义齿复诊原因分析及修复措施

胡晓莲

胡晓莲(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医院口腔科021400)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137-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缺患者全口义齿复诊及修复原因和良好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口腔修复科诊治的60例老年牙列缺患者安装全口义齿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复诊率为81.7%。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复诊率为17.3%。结论全口义齿修复复诊的主要原因是疼痛,次要原因有固位不良、恶心、发音不清、心理因素、咬颊咬舌、咀嚼功能差等。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复诊率较低,复诊原因相对简单主要为小区域压痛。

【关键词】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复诊原因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趋势逐渐增加,老年口腔健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牙列缺失是指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或上下颌牙列全部缺失。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的面容改变、咀嚼功能产生重大影响[2]。为了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外观和发音,增进身心健康,应该及时安装全口义齿。本文就60例老年患者安装全口义齿后复诊原因及修复措施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在口腔修复科诊治的60例老年人牙列缺患者安装全口义齿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2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8.5±3.5岁。其中首次全口义齿修复者32例,占53%;重新全口义齿修复者28例,占46%。

1.2修复方法应用传统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取模、颌关系记录、人造牙的选择排列及总义齿完成。首次全口义齿修复者或有全口义齿修复史无旧义齿可利用者采用两次印模发法。用红膏取初印膜,修整后用藻酸盐印模材取终印模[3],少数临床条件不好的用硅橡胶二次印模。旧义齿可利用者,对旧义齿稍作修改作为个别托盘一次印模。灌注石膏模型、颌位记录、送义齿加工中心排牙、返回试戴、义齿完成、初戴。检查颌位关系、固位稳定及边缘伸展情况,调磨和指导患者使用。

2结果

首次全口义齿修复患者有27例复诊,复诊率为81.7%。复诊原因:义齿疼痛17例,其中13例由于组织面或基托边缘缓冲不足,4例存在早接触;3例固位不良,其中2例由于颌平衡失调,1例由于牙槽嵴底平吸附力不足;恶心感3例,是由于后堤区伸展过长过厚;发音问题1例,因为职业问题对发音要求高;心理问题1例;咬颊咬舌、咀嚼功能差各一例。

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患者有5例复诊,复诊率为17.3%。复诊主要原因为小区域缓冲不足产生压痛,个别反应义齿与原义齿相比较大,暂时不习惯。见表1。

表160例全口义齿复诊情况

3讨论

老年人为全口义齿修复的多发人群。由于老年人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种缺钙现象,出现骨质疏松症状,临床上多会导致牙齿相关的疾病[4]。牙列缺失是口腔修复门诊的常见病,全口义齿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在为全口无牙患者装配全口义齿时应尽量恢复拔牙前面容[5],避免影响咀嚼及生理功能。良好的全口义齿是形态和功能的统一,戴入口内后要新建立了一个功能单位:口颌系统,义齿、咀嚼肌、颞颌关节、神经等组织形成一个协调的功能关系。全口义齿的任何缺陷都将破坏或延长这种关系的建立。临床医师有责任和义务使患者尽快地适应义齿和发挥义齿的功能。

3.1在全口义齿在复诊中,常见的是疼痛疼痛是影响全口义齿功能恢复的重要问题。产生疼痛的原因很多,如基托伸展过度或伸展不当,基托在系带区或骨突区缓冲不够,基托组织里有塑料小结,基托边缘过锐或咬不平衡等均可使软组织产生疼痛,疼痛区的软组织可呈现红肿或破溃,这些都是可直观的检查到,并经对症调磨即可收效。在分析疼痛原因时,需认真鉴别诊断。鉴别疼痛是由义齿基托组织面局部压迫造成的,还是由于咬合因素使义齿移动而摩擦造成的。鉴别方法除了用肉眼观察有无咬合后义齿的移动现象、用手指扶住义齿以感觉有无咬合后义齿的滑动和扭动外,还可用压力指示糊、薄咬合纸进行检查。对于不同的疼痛原因选择不同的鉴别方法并做出有效的处理。

3.2患者的口腔解剖生理条件及牙床结构由于老年人口腔存在生理退化现象,咬肌松弛,因此制作义齿基托时要多采取几次模型,制作合适的义齿基托,减少复诊和修复次数,提高满意度。对有偏侧咀嚼习惯的患者要先训练其下颌的正确位置,然后再确定颌位关系;患者缺牙时间过长未及时修复而损伤牙基,影响义齿和牙颌部不能紧密结合,因此老年人在牙列缺后要及时的修复,及早安装义齿;另外,牙弓的大小、牙槽嵴的高低、宽窄、腭穹隆的深浅、黏膜的韧性和弹性、唾液分泌的质和量、黏稠度都会影响到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一般情况下,牙弓大,牙槽嵴高、宽、腭穹隆深、黏膜具韧性、弹性、厚实,唾液多而黏稠的患者效果较好,反之较差或一般。应有更多的耐心指导他们慢慢的适应。

3.3固位稳定是全口义齿修复的基本条件影响因素很多,与义齿制作的本身问题及患者自身口腔解剖条件有关。全口义齿固位不良常常多见于下颌,上颌少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义齿本身的问题如:基托组织面与粘膜不密合或基托边缘伸展不够、边缘封闭作用不好。进行选磨调牙合,消除牙的过早接触和牙尖的干扰等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口腔条件差,如缺牙时问长牙槽嵴因吸收变得低平、粘膜较薄、唇颊向内凹陷、舌变大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患者坚持戴用义齿,适应和学会使用义齿后,义齿的固位程度会逐渐加强。因系带附着过前停沟过浅原因,可在修复前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恶心、义齿形态不满意、发音不清楚复诊的患者要细致检查义齿是否有不足,针对不同问题分别仔细磨改基托厚度及后缘位置及嘱咐患者耐心训练。

综上所述,老年人镶配全口义齿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自身的口腔情况、不良反应等,医生要有高超的技术,在处理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环节,认真完成。复诊时仔细检查,耐心解释,认真分析复诊原因对症修改,是降低复诊及修复次数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逯翠芳.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11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报,2008;3(25):52-53.

[2]徐君伍.口腔修复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口义齿.139.

[3]Rudanl,B05chiPintoc,BiloglavZ,eta1.EpidemioIogyandeti—ologyofchdhoodpneurnonia[J].BullworldHealthorgan,2008,86(5):408-416.

[4]黄健清.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主要相关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29.

[5]徐君伍.口腔修复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