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培养之我见———以潍坊地区为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培养之我见———以潍坊地区为例分析

邓明灿

邓明灿(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11)

旅游业在中国快速发展,旅游纪念品是当地文化的代表,倍受青睐,而设计是旅游商品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对旅游商品进行精心设计,就必须深挖当地文化,从文化中汲取力量,提炼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受欢迎的元素。为了能够使纪念品设计始终走在消费需求的前面,设计、品种、样式能够常换常新,这就需要科学整合资源,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一、丰富设计人才资源

培育良好创业环境,深挖地方人才资源。通过完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构建人才评估体系、人才信息平台和人才数据库,实现人才低成本流动。鼓励创业行为,在工商、税费、信贷等方面对中小型服务企业予以倾斜和扶持。

1.挖掘传统艺术资源,充分发挥老艺人带头作用

潍坊拥有为数不少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比如素有“中国年画王”美称的杨洛书,国家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家庭式剪纸第二代传人范祚信,聂家庄泥塑的第二十代传人聂希蔚,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福玲,潍坊木版年画专家张殿英,青州鲁绣抽纱有限公司花边大套专家卜范增等。这些民间工艺大师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长期的实践,拥有大量从事民间艺术设计制作的经验,这些经验是课堂教学体系中所欠缺的。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可以邀请老艺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做讲座,现场讲解演示各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传授传统技艺。

2.提高民间传统工艺从业者的艺术品位,提升其设计创新的能力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所以,对于传统手工艺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潍坊的民俗工艺资源数量大,分布集中,有很多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在一个村子内,从事旅游纪念品制作的人员大都是村民。如杨家埠有独具艺术特色的木版年画,又有保存完好的老作坊,还有新建的民俗大观园和对外开放的风筝加工厂。这些从业人员大都只是再重复已有的民俗手工艺品的样式、品类,基本不会涉及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但这些人员拥有纯熟的制作技艺,只需提高他们的艺术涵养、设计创新能力,就会使潍坊的旅游纪念品制作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依托潍坊大中专院校资源,举办各种设计艺术培训班或聘请专业教师现场培训等方式来进行。

3.发展科研人员和高校人员作为推动潍坊民间艺术产业的强有力后盾

一方面是因为地方高校或科研机构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对民间艺术概况也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易于对民间艺术产生认同感,从而能进一步深入的挖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另一方面,高校或科研人员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素质,在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过程中,能将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与文化产业研究融为一体,有利于将民间艺术的理论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潍坊民间艺术产业的建设。

4.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

潍坊地区拥有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7所院校开设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每年输出500名左右的毕业生,这可以作为潍坊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要将潍坊本地的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建设成为培养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的摇篮,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步将民间艺术或民间美术置入课程体系,特别是潍坊地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的加入,有利于加深青少年一代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并且有助于青少年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开设创造性的课程,注重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指导学生树立现代设计观念,并能创造性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工学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的教学基本按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来进行,这样就会存在很多弊端,特别是设计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就业时出现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与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或传统作坊联合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设计水平,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增加对外联系,实现潍坊的国际化发展

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走出去,到世界各国及国内发达城市进行学习交流,参加各种国内外设计制作大赛,在学习经验、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宣传了本地的民间文化。

另一方面,将先进的发展理念引进来。引进具有发展眼光、先进管理经验、超前设计思路的人才,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同时,加大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展销会等对外交流活动,使潍坊能够更开放,更先进,更加国际化。

二、实施人才品牌战略

实现名人为点,传承为线,产业发展为面的品牌战略,打造名牌社会和经济效应。

一是着力打造潍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品牌,通过对老艺人的包装宣传,扩大潍坊民间工艺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鼓劢和帮助大师建立工作室,以便拜师学艺薪火相传,做好技艺传承。

二是加大传统工艺传承人、现代设计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举办学术研讨、开发论证、展览展销等方式参与社会活动,向各界推广优秀产品和优秀设计人员,提升其知名度,实现无形资产变有形财富,为潍坊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奠定雄厚的基础。

三是实现文化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依托企业现代化的设备技术,扩大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形成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跃文.基于山西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2]郄建业,王利君,朱江.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初探[J].大舞台,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