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肿瘤患者口腔炎的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肿瘤患者口腔炎的护理方法

朱玉艳

(黑龙江省黑河市口腔医院164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患者口腔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8例患者均全部出现口腔炎。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口腔炎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严重者还可导致治疗计划中断。本文介绍了化疗性口腔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并从增强营养、保持口腔清洁、应用黏膜保护剂等方面预防护理口腔炎。

关键词:化疗口腔炎;护理

Abstract:Stomatitisoccursnotonlyaffects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andadherencetotreatment,severecasescanleadtotreatmentplansinterrupted.Positivebeforechemotherapy,chemotherapy,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hemotherapyafterchemotherapystomatitishasavit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describesthepathogenesis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ofchemotherapystomatitis,andfromtheenhancednutrition,keepyourmouthclean,applypreventivecaremucosalprotectiveagentstomatitis.

Keywords:Chemotherapystomatitis;Nursing

化疗性口腔炎是指应用细胞毒抗癌药物导致口腔粘膜和口腔内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随着化疗方案的发展,大剂量化疗、联合化疗及新化疗药物的应用,化疗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228例,男132例,女96例;年龄26~78岁;平均52岁;肺癌98例、乳癌28例、结肠癌25例、食管癌19例、鼻咽癌6例、宫颈癌10例、直肠癌10例、肝癌4例、子宫内膜癌4例、骨髓瘤17例、恶性淋巴瘤7例,化疗后发生口腔溃疡70例,发生率为30.7%。

2发病机制

化疗药物的影响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常常可能造成口腔黏膜脆性增加,口腔黏膜组织改变可直接引起口腔表面组织损伤,这些损伤可能是局灶性的,也可能是弥漫性的,增加了细菌入侵的门户。

机体抵抗力低下血液肿瘤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的骨髓造血,导致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化疗药物可降低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机体粒细胞减少,破坏免疫系统,加之疾病本身所致发热、脱水、进食少等,使口腔唾液浓缩、变稠,口腔黏膜清洁作用丧失,自清洁能力下降,口腔内环境破坏,细菌迅速繁殖。

3临床表现

口腔炎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和感染,尤其在患者骨髓抑制期可继发全身并发症。口腔溃疡分为Ⅰ度~Ⅳ度:Ⅰ度为口腔黏膜出现红斑、疼痛:Ⅱ度为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溃疡,但患者能进食;Ⅲ度为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患者能进流质饮食;Ⅳ度为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患者不能进食6。化疗后7d~14d易发生口腔溃疡。溃疡可发生在舌尖部、舌边缘、两侧颊黏膜、上腭齿龈、口唇内侧、咽部等。

4预防及护理

4.1增强营养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致营养摄入不足;另外,由于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患者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化疗患者注意保证营养的摄入,化疗期间应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饮食习惯,调节食物的品种,尽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感染有重要作用。

4.2保持口腔清洁

化疗期间患者可能由于药物作用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因而忽视了对口腔的保护。鼓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即时漱口,既使用冷开水漱口,也会有良好的预防口腔炎的效果。未发生口腔炎的患者可采用儿童软毛牙刷对口腔,特别是牙齿进行清洁,对于已发生口腔炎者忌使用牙刷,避免发生出血。

4.3应用粘膜保护剂

思密达可通过刺激粘膜蛋白的分泌并与粘膜蛋白结合,覆盖粘膜,从质和量两方面增强粘膜屏障功能,达到有效阻止攻击因子侵袭的目的,恢复并维持粘膜屏障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可修复损伤DNA分子,促进伤口愈合。化疗时机体可能存在对维生素B12的代谢障碍,从而影响维生素B12对口腔粘膜的修复作用,大剂量维生素B12可以弥补代谢障碍,促进被化疗损伤的粘膜细胞的DNA分子修复。但是,大剂量维生素B12注射会引起患者注射部位不适,还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因此,在临床实用中还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4.4口腔降温

大剂量化疗后所引起的口腔炎根据发生机制可分黏膜障碍、咽喉部黏膜充血、吞咽困难,采用口腔冷却疗法可使口腔内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达到口腔黏膜的量,从而能有效预防、减轻口腔黏膜障碍,减轻疼痛。具体方法是:从静滴化疗药的当日晨始,将大小约3cm的冰块置入口腔内转动,并施以压力,按压在口腔黏膜上,使每处黏膜都得到冷却。同时把冷却板贴在两颊和咽喉部,并在头部放置以手帕包裹的冰袋,降温5~7次/d,1次/3h,含冰的时间可因治疗及耐受情况而定。

4.5含漱法

含漱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使口腔各处得到机械性冲洗。常用药物有2%洗必泰、3%碳酸氢钠,3~5次/d,3~5min/次。溃疡疼痛者可将复合维生素B+利多卡因加入生理盐水中进行食前含漱。

5结论

口腔炎的预防和护理已有很大疗效,一方面对已发生口腔炎的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另一方面,着手于对口腔炎治疗的研究,针对不同表现的口腔炎,寻找效果确切、经济、不良反应小的方法,最大可能减轻患者痛苦[1-5]。

参考文献

[1]冯素文,赵志妹.化疗性口腔炎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2(4B):60-62.

[2]陈纯.大剂量维生素B12防治化疗诱发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17(1):75.

[3]陈岱佳,谢德荣,姚和瑞,等.冷开水漱口对恶性肿癌患者化疗所致口腔炎的防治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34(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