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进展

何世文

广西省防城港市上思县妇幼保健院535599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婴儿的营养结构在观念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由于生育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将母乳喂养作为了一种主要喂养手段。但是也并发了一些疾病,其中母乳性黄疸就是一种。所以在早期诊断后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使得疾病控制,本文就对现在母乳性黄疸护理干预做出综述。

【关键字】母乳性黄疸;护理干预;喂养方式;光照护理

1.母乳性黄疸概念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通过母乳喂养而引发的一种特发性的黄疸,通常在母乳喂养早期就会出现,通常无其他症状,黄疸症状可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多见于足月儿[1]。通常临床上将这种疾病分为两种类型,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早发型是指患儿在早期出现生理性黄疸就是疾病达到高峰的指标,而晚发型高峰出现在生理性黄疸之后[2]。而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患儿存在母乳喂养的行为,黄疸就持续存在,一旦母乳喂养停止,一般情况相关黄疸表现会在短期消退,很少出现例外[3]。

2.不同类型的病因及机制

2.1早发型

由于早发型黄疸高峰的出现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且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水平较高,而且发生后疾病持续时间较长,相对而言较好鉴别[4]。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现代对于母乳喂养的观念越来越提倡,一些年轻母亲对于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不太了解,对母乳喂养的时间点、喂养量以及新生儿是否吸入等掌握不到位,导致婴儿的母乳吸收量较低,肠道蠕动变慢,又由于母乳中有较多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大量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内停留,将胆红素变为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肠肝循环,使得黄疸持续出现[5]。

2.2晚发型

晚发型与早发型黄疸在临床表现上相似,只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出现的高峰不同,晚发型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为高水平,通常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左右,可在临床上暂停母乳喂养观察而确诊此病,而母乳性黄疸在临床上多是晚发型[6]。通常在发病机制上与早发型有所不同,现代临床研究发现母乳中孕酮含量较高,能通过抑制相关酶类,而导致UCB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减少,当母乳随着时间延长变为成熟乳后,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高,将结合胆红素变为非结合胆红素,进一步加重肠肝循环,又由于母乳中脂肪酶含量较多,对脂肪的水解能力加强,相对强的取代蛋白位点的费结合胆红素,从而抑制相关酶类,使得结合胆红素生成减少,使得形成恶性循环,黄疸持续加重[7]。

3.母乳性黄疸护理干预

3.1心理干预

对于出现这种疾病的年轻母亲而言,要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因为年轻母亲一般都为第一次生育,对于疾病的概念相对模糊,若在早期出现病症后,会对自己以及婴儿产生较多的想法,这种精神源性的变化会加快病情的进展,对疾病的恢复效果较差,所以良好的心理干预是关键[8]。在接受治疗后,首先要对家长进行座谈,对其讲解病情,将疾病的病理机制、治疗以及预后阐明。告诉其不要对病情过于担心,要相信医护人员,并且要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将疑惑憋在心里,要积极与护士以及医生进行交流[9]。并和年轻母亲讲明治疗的流程,要讲明在早期进行相应的减少乳汁喂养行为的原因,让其不要对自身产生怀疑,告知这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并不是最终维持手段[10]。

3.2喂养方式

首先对于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患儿要将纠正母乳喂养的方式作为治疗的关键步骤,但是正确的治疗方式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禁母乳治疗,研究表明,单纯的禁乳治疗会导致母亲对自身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会导致出现精神源性的乳腺肿痛,并且中断母乳将会使婴儿的营养改变,加重经济负担,对突然改变营养喂养会导致婴儿胃肠道的菌群失调,而发生相关的胃肠道症状,例如腹泻等[11]。所以对于早发型要在早期将传统的喂养方式变为少量多次母乳喂养,并相应的在母乳基础上加用配方奶制品,对于晚发型患者要进行短期的暂停母乳喂养,但是在停止母乳喂养之前,要由相关的护理人员协助母亲进行短期的适应性喂养,即在停乳之前保持母乳喂养3-5天以上,并不是机械的暂停[12]。

3.3母体乳房护理

对于在早期治疗中,不能避免对母亲进行停乳治疗,所以在治疗后要在院内有相关的护理人员对母亲的乳房进行护理,避免其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所以在早期每天固定时间段要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母亲乳房进行按摩,将出现肿胀的部位着重处理,必要时要用热水对相应的部位进行热敷,并将多余的乳汁定期进行排放,避免乳房内积存过多的乳汁而导致其他病变[13]。对于不能耐受疼痛的要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并且要告知母亲休息对于疾病的重要性,让母亲每天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不要有精神压力[14]。

3.4光照护理

关照疗法是对胆红素高的患者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对婴儿进行蓝光照射能有效的提高婴儿未结合胆红素的排泄,使其血清胆红素降低。这种治疗方式是目前比较提倡的一种治疗,但是由于婴儿年龄较小,所以在治疗时要对其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使得治疗能安全有效的进行[15]。

①光照前护理准备

首先,对于婴儿在护理前要对婴儿进行保护性护理措施,一般要给予患儿进行常规心电监护、穿戴眼罩以及尿片等,避免敏感部位受到损伤。其次是对光疗仪器的护理,首先在进行光疗之前对光疗暖箱进行清洁,在进行操作前严密检查光照波长、强度是否符合婴儿耐受,在进行操作时要对患儿的体位进行正确的摆放,要使患儿的全部身体裸露于蓝光暖箱内,并在操作前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防止治疗操作时产生意外。还要在操作之前对患儿的体重进行称重,初测患儿在光照暖箱中的水分出量,并在进行操作之前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补水[16]。

②光照时护理:

对于进入光照暖箱的患儿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光照暖箱的温度、湿度等,保证患儿在光照暖箱中的舒适,并且要严密观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对患儿的体温进行着重监测,一般对于进行治疗的环境要在温度相对适宜的地方进行。

③光照后护理:

对于进行光疗的患儿不要再结束治疗后立即摘除眼罩,要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有序的摘除。并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体表,是否有皮疹、红斑的出现,患儿是否有拉稀、腹泻的表现,因为研究表明,对在尿液中有大量胆红素代谢产物的患儿这种治疗后并发症较易发生,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常规护理时要对这方面进行着重观察[17]。

3.5药物治疗

通常在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不单单是光疗,还要在光疗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药物疗法,通常在治疗中选用肠道类药物减轻患儿肠道症状,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还要使用苯巴比妥等肝酶诱导剂,促进胆红素的转化,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而现代研究指南还把白蛋白等也作为常规用药。并将中药的使用也包含在内,并通过加强脾胃的恢复而降低胆红素的含量[18]。

3.6抚触护理

有研究表明抚触护理通过对患儿进行全身的触摸,将触觉进行传递,起到对患儿视听觉的安慰,间接影响患儿病情。护理人员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通过润肤油对患儿进行轻柔的按摩,从患儿头部开始,沿着胸腹、四肢手足开始进行简单经络抚触[19]。在操作前首先对患儿进行体位的摆放,一般在临床上多采用先俯后仰的体位,对患儿着重进行胸腹部按摩,能够明显使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并通过对患儿的抚触护理能明显改善患儿肌张力,降低肌力障碍的发生[20]。

3总结

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在护理基础上对母亲行相关的心理干预,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关键步骤。在护理中要严密把握治疗时间点,对禁乳时间的掌握要恰到好处,不能强制的进行长时间禁乳,并在禁乳期间穿插母乳喂养,病早期接受常规光疗,并将护理干预作为一切治疗的关键,是应对疾病的主要手段,加速患儿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陆国云,杨爱梅,朱玲.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6):31-32.

[2]潘惠珍.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转归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940-941.

[3]李平英.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3(1).

[4]陆国云,杨爱梅,朱玲.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6):31-32.

[5]杜晓芳.茵栀黄颗粒治疗母乳性黄疸48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3):223.

[6]马秋红.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09-310.

[7]张光琼,家燕.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疗效评估[J].西南军医,2012,14(2):372-373.

[8]谢珍珍.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4):73-74.

[9]成双,宋芹.不同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71-73.

[10]杨庆玲,黄孝梅,张教国,等.护理干预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778-780.

[11]EbrahimimdS,Ashkani-EsfahaniS,PoormahmudibsA.In-vestigatingtheefficacyofzizyphusjujubaonneonataljaun-dice[J].IranJPediatr,2011,21(3):320-24.

[12]FerreiraD,OliveiraA,FreitasA.Applyingdataminingechniquestoimprovediagnosisinneonataljaundice[J].BMCMedInformDecisMak,2012,12:143-48.

[13]金兰,小娅.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343-1345.

[14]党敏,马晓辉.护理干预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37):152.

[15]傅雯萍,吴彬彬,王恒.UGT1A1G71R基因多态性对母乳性黄疸程度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3):255-257.

[16]顾平,王海琦,刘嘉茵.降低母乳性黄疸的护理措施[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23(1):91-92.

[17]管英伟,郝冰,刘红.喂养方式干扰母乳性黄疸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1,17(7):1108-1109.

[18]刘晓君.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35-136.

[19]李清华,梁瑞萍,李日清.抚触对预防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13-114.

[20]王立新,费秀珍,关景霞,等.游泳对新生儿体重和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