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

郭京京刘霞*

郭京京刘霞*

湖北黄石市爱康医院湖北黄石市435000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68例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于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于术前1h及术后24h各使用1次抗菌药物,观察两组切口及宫腔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3d体温(36.81±0.57)(oC)、CRP(70.5±8.3)(mg/L)、WBC计数(5030.10±50.00)(×109/L)、术后感染发生率(4.48%)、抗生素平均费用(11.4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1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剖宫产术;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感染

需要加上英文摘要

剖宫产是临床结束病理性分娩的一种手段,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细菌可通过暴露的切口、被污染手术医生的手及手术器械进入术野,导致术后患者发热、切口红肿、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者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发生产后出血[1]。目前提倡外科手术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即在术前30min-1h输入抗菌药物,并于术后24h重复使用,以防止术后出现的各种感染【2】。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选择不影响泌乳及胎儿生长发育的抗菌药物,既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又保障母婴安全。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术后感染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本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2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为初产妇,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7.5±4.36)岁,孕周37-40周,平均(38.8±0.57)周;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30.1±4.02)岁,孕周37-40周,平均(38.9±0.61)周。排除术前存在感染性疾病及对研究药物过敏者,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抗菌药物使用方法

观察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前30min-1h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86)2g,术后24h再重复静滴头孢曲松钠2g,如产妇具备高危感染因素,如早破水、脐带脱出等,则同时静脉滴注0.5%甲硝唑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744)200ml。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即剖宫产术后产妇回病房开始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301)2g,连续使用5d;同样给予具备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0.5%甲硝唑静滴。两组产妇均选择相同的麻醉方式、手术切口进行剖宫产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术后3d体温、CRP及血白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及宫腔感染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术后3d生理病理指标

观察组剖宫产术后3d体温、CRP,WBC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术后3d生理病理指标比较【(±s)】

2.3抗菌药物费用

观察组产妇术前1h及术后24h两次预防性静滴头孢曲松钠2g,平均费用为11.4元;对照组术后静滴头孢呋辛钠2g,连用5d,平均费用232元。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正常女性阴道和宫颈内有大量的菌群定植,其中厌氧菌比率约为42.0%,需氧菌比例约为58.0%。女性阴道通过自净作用使阴道、宫颈内环境得以保持稳定。当临近分娩时,为观察产程进展,产妇不可避免地要接受阴道检查,加上临产前抬头下降压迫,使阴道定植菌群结构发生紊乱,增加了产妇阴道及宫颈感染的机会,甚至逆行经扩张的宫颈口感染宫腔【3】。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细菌可污染手术医生的手及手术器械,进而感染切口及宫腔。因此有必要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最早开始于外科手术中,其目的是保证足够浓度的抗菌药物来杀灭术中污染术野的细菌。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明显降低了术后感染率[4]。但剖宫产术面对的是不同于普外科的一类人群,既要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还应规避对泌乳、新生儿有毒性作用的抗菌药物。本研究选取抗菌效果显著、对母乳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围手术期用药研究,结果显示术前30min-1h使用抗生素组产后3d体温均值、CRP及WBC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及宫腔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术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效果更理想。

传统剖宫产术后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疗程为3-5d,本研究中使用头孢呋辛2g/d,总剂量为10g。观察组仅在术前1h及术后24h各静滴2g头孢曲松钠,抗生素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抗生素平均费用为11.4元,而对照组高达232元,表明术前静滴预防性抗菌药物不仅起到很好的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了医药卫生资源,更是对卫生部提出的“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好的诠释【5】。

导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患者产前合并慢性盆腔炎、阴道炎、手术消毒不彻底、子宫切口创面过大、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大量失血使产妇抵抗力下降、操作者未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都会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只是其中应对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韩继伟,李蓉,白月萍.抗菌药物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3977-3979.

[2]罗辉.胎膜早破剖宫产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0):72-73.

[3]王红英,李漪,胡芳.剖宫产产妇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250-4252.

[4]付春燕.抗菌药物控制盆腔炎产妇剖宫手术感染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4):320-321.

[5]岳秀娟,王咏梅.我院剖宫产术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2):149-151.

[6]宁淑敏,国心,郝金玉,等.抗菌药物短程预防策略控制盆腔炎产妇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评价[J].天津医药,2011,39(10):893-895.

基金编号:①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12093)

②广西卫生厅自筹课题(合同号:Z201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