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究郜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3
/ 2

城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究郜磊

郜磊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建设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建设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现如今,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很多高层建筑工程都有配套的地下室结构。地下室容易受到地下水侵蚀的影响,对于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2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问题

地下室防水的混凝土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地下室出现水渗漏的情况。混凝土技术在施工过程当中会导致渗漏的原因如下:

(1)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没达标,使得混凝土的收缩性加大,致使裂缝的产生,造成地下室的水的渗漏现象。另外,在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如果混凝土拌合当中加入了过多的泥,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地下室建筑留下了渗漏隐患。

(2)施工工人没有将模板的表面清理达标,继而影响施工人员涂刷混凝土的效果,使得模板表面的混凝土很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在进行振捣时出现了漏振现象,尤其在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处以及预埋件的周围,特别容易出现孔洞、蜂窝、麻面,使得地下室严重地渗漏。

(3)在进行混凝土浇注之前,施工人员没有对浇注所需的混凝土材料的速度和供料速度存在的关系进行估计计算,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不能够进行连续的施工,最终只会导致浇筑前后时间内的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随之发展成渗漏通道。还有在进行浇筑时,施工人员没有把握好混凝土进行振捣的频率,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

2.2材料使用不当

施工人员运用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时,使用的材料不恰当,致使地下室渗漏。譬如,目前,在进行地下室变形缝处理时,施工人员通常使用沥青麻线进行嵌缝进行,但是,由于沥青进行嵌缝时,会自发地出现流淌现象,结果只会使得裂缝更加脆弱,根本达不到变形缝进行黏结与密实的要求,最终致使地下室出现渗漏。另外,在进行施工时一些配套材料不过关,降低了防水材料的总体效果。

2.3关键部位施工不到位

施工人员在进行地下室的墙壁处理时,没有将止水环片焊接在地下室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中间,使之构成了渗水通道。施工人员在进行柔性防水处理时,混凝土的基层面粘结不牢,造成损坏或者剥落。在涂刷防水涂料,没有按照规定涂刷均匀,甚至出现漏刷,导致出现地下室的局部渗漏。

3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3.1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防水性能。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地下室的防水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上,地下室施工混凝土一般采用普通的硅酸盐型水泥,碎石要采用含泥量低于0.5%,石子采用5~35mm之间的颗粒的直径适宜,至于混凝土使用EC-l高效防水剂这种外加剂最为合适,施工人员在进行掺量时,要达到水泥用量的3%。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施工工人对于地下室的底板混凝土浇筑进行分段处理的策略。对于坡度相同的底板,进行薄层混凝土浇筑,并且注意逐步地推进,做到一次性便能取得浇筑的成功。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时间间隔,使得混凝土凝结不超过初凝时间。

为了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利用质量水平高的机械进行振捣,并且严格地控制振动和搅拌的时间间隔20~30s之间,注意观察每一次的振动搅拌时,如果混凝土表面有浮浆出现、没有出现气泡并且不再出现沉落现象,即为振捣混凝土工作完成。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于坍落度要进行有效地控制,以防裂缝的出现。地在进行地下室的底板混凝土的分段施工时,施工人员要进行合理地设计,如果混凝土分层厚度为在0.4~0.5m之间,为了减低面层的混凝土收缩量,施工人员应该进行二次振捣。另外,在混凝土振捣到达密实之后,针对表面的原浆,施工人员要开展三次的抹压工作,分别是找平、抹实、找平以及压光,以此来保证底板混凝土施工的坚实度。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混凝土初凝之后由于温差和干裂而产生裂缝,施工人员在初凝的混凝土上盖上麻袋进行预防,注意对其进行养护工作。

3.2施工缝处理

地下室建筑工程的施工缝作为防水环节当中薄弱的一环,是开展防水施工工程中一个关键的处理技术。施工缝如果不能进行恰当地处理,不仅仅会降低地下室结构的耐久性与强度,还会致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继而使得地下室出现漏水状况。为此,施工人员应该加强施工缝的处理技术的使用。

施工缝存在地下室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想要解决,施工人员应该从施工过程中入手。譬如,在浇筑混凝土的底板时,施工人员应该连续不断地开展浇筑工作,以此来达到不出现施工缝的目的,使得底板浇筑的严实。另外,对于施工缝的处理,施工人员应该采用将其进行浇筑的技术,使其补充完整。进行施工缝的浇筑工作时,施工人员首先要开展施工缝的刷毛工作,一般进行刷毛的工具为钢丝板刷,以此可以达到除掉浮浆的目的,清理干净完毕之后,再进行冲洗让其湿润,然后在表面铺设30~50mm之间厚的水泥浆且比例达到一比一的。最后,施工人员要抓住时机,开展混凝土浇筑的工作,进行振捣达到密实,完成施工缝的处理。

3.3穿墙管道处理

城建工程当中的地下室大多位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穿墙管道的处理关系着地下室的排水问题,对于地下室建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施工人员应该进行防水技术处理。

首先,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结构之前,施工人员要预先在进行穿墙的管道地方埋下套管,而且埋下管件要提前穿过管道,施工人员应该找到一个准确的位置,做好临时固定的工作。还要将焊止水环加在套管之上,注意设计内墙角、穿墙内部的凹凸部位和穿墙孔的距离,一般要求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250mm。

然后进行焊接工作,施工人员将墙上的预埋角钢与一边的穿墙管的封口钢板进行焊接,要求其焊接严密而且饱满。

最后,施工人员要将细石混凝土或者沥青软性密封的材料放入到钢板的浇筑孔之内,使其密封好,并且做好套管周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使得穿墙管道能够保持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具体包括总体防水防渗工程、地下室顶板防水防渗工程、地下室墙体防水防渗工程施工技术,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庭伟.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与渗漏处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9-10.

[2]孙纪龙,张英.地下室隔水防潮排水体系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给水排水,2018,54(0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