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方式分析

王俊

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江苏太仓215400

摘要:随着交通的发展,地铁也在各大城市中的到普及,地铁的发展极大的便利了市民的生活,但是地铁车站大客流影响着正常的运营,并且对广大居民的日常出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际的运营中,往往会受到节假日的影响,非工作日的时段使地铁的客流量会大幅度增加。因为地铁人流非常之大,这给地铁车站的正常运作带了很多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出行的客观环境。本文针对地铁车站的大客流具体情况展开了详细的叙述,旨在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重要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方式

引言

地铁的轨道交通逐渐发展为大众出行的重要交通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选用地铁交通,尤其是在各大城市中,人数大量增加,如图(1),在苏州,乘坐地铁的人数几个月中就创造了新高。另外,在周末或其他节假日时,地铁车站的人流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使得车站的运营组织的难度系数不断加大,不仅影响着地铁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大众出行也遭了一定的影响,如此庞大的客运量已经成为地铁车站运营组织的重要难题,为了更加合理的运营和组织,保障出行人群的利益,必须改革创新,对传统的运作方式做出改变。

一、关于客流量较大的相关论述

对于地铁的客流量较大的情况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客流量较大是指地铁车站在某个集中的时段中产生的。具体而言,就是客流量远远超过了正常的承载量,或者时不在正常的客流运营的组织范围之内。按照含义可以划分,在目标之内的可预见性大客流和在计划之外的突发性的非可预见的大客流[1]。前者主要集中的时段为职工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还有非工作日的节假日时间及相关的大型集会等。在可预见的周期内,可提前进行客流的预估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运营组织的难题。而在突发性的大客流情况下,因为不具有可测性,例如,列车在运营中出现故障,致使车辆晚点或停运;突发的暴雨天气使得大量出行人员放弃了地面交通的方式而另选地铁的交通方式。这些都会时客流量突然短时间内变大。从而导致了非预知新的大客流。可预知的大客流具有规律性。

图(1)

二、限制地铁车站运营组织的众多因素

针对城市地铁的大

客流需要采取合理的组织方式去调节人流,但是在运营操作中有很多限制因素。

(1)进出口通道的承载量。在实际的运行情况下,地面的进出口容量对客流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进出口过于狭窄,那么乘客的承载量必然很小,会使大量的乘客在进出口处滞留,那么地铁的车站的人流吞吐量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运营组织效率。

(2)沉降电梯等设备的容量。这也是影响客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升降设备缺乏或者损坏严重,那么,在车站内部就会造成拥挤,大量乘客会在站口被动滞留,在车站的拥堵使得组织运营难度加大

(3)售票窗口和检票口设计。售票窗口的效率和数量会间接影响到后期的运行组织方式,如果效率低下或者窗口数量太少,会使大量的乘客排队等候,在规定的时间内,会使乘客的上车数辆减少,导致后面客流大范围集中,而检票口也是如此道理。都会造成运营难度系数的增大

(4)列车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的客流的客观因素之一。如果列车的运输能力差,那么它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客运量,列车的数量也是影响的客观条件之一[2]。二者都会阻碍客流的正常分布,从而不利于车展的良好组织。

三、改善运营组织方式的有利措施

在客运组织的方面

(1)站在客运的角度上,要合理采取分流或限流的方案,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应该调节乘客的入站速度。此时关闭电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让乘客走楼梯,进而延缓进站流量

(2)密切关注非工作日的客流状况,最好人员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站台的广播作用。

(3)地铁车站要时刻关注沿线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及时做好应变措施,提前组织熟练的引导员或突击人员的引导工作。

(4)加强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另外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大客流的运营状况和相关的组织措施,及时通知好乘客,避免引起混乱。

在票务的组织方面

(1)要保持车票的数量,和预制票的提前准备,根据实际需要,在单程的车票上注明具体的金额和起始站的名称,在临时售票处集中出售,以此满足大量乘客的需求

(2)提前准备好大量的备用金,尤其在客流的高峰期,相关部门要及时增设备用金,并分发到位,确保每个站点有充裕的硬币。

(3)做好票据的应急处理工作和领钱的兑换工作。

结束语

地铁车站在今后的发展中大客流事件会经常发生,为了给各位出游的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且干净的乘车环境,就必须让人民感觉到地铁的快捷和便利性。就要在前期的规划中做到以人为本。既要满足大众的实用功能的需要,也要在规模设计中得到有效控制,在保障人民大众的利益的前提下,加强运用组织力度,提高车站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明华.关于广州地铁区庄站客运安全关键点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2).

[2]马培.基于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大客流紧急疏散能力评价及比较[J].安全,2018(3).

[3]裴瑞江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唐寿成.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探讨[J].城市交通,2007>29

[5]费安萍.大客流地铁运营组织[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