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及汉族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助听听阈提高临床评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维吾尔族及汉族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助听听阈提高临床评估研究

颜抗1张劲2唐亮2陆金山2丁伟2欧阳星火

颜抗1张劲2唐亮2陆金山2丁伟2欧阳星火2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832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23例维吾尔族及17例汉族12岁以下植入人工耳蜗的耳聋儿童进行术后1月的听觉康复效果评估,初步探讨12岁以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在术后1月的听觉效果。方法患儿术前均完善相关听力学检查,在全麻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一月开机后采用标准评估程序,对测试对象进行听觉能力评估。结果分别评估患者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维族患儿提高平均值分别为:45.00±4.44dB、45.00±5.83dB、46.46±5.39dB、34.17±5.45dB;汉族患儿提高平均值分别为:45.00±7.35dB、47.00±5.38dB、50.20±4.49dB、52.06±4.55dB。结论人工耳蜗能够帮助重度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无论是维吾尔族患儿还是汉族患儿助听阈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今后维吾尔族术后康复训练、听力师调节程序及制定维语词汇量表提供依据。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助听听阈评价维吾尔族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13-02

1前言

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植入是语前聋儿重要的听力康复方法之一[1]。人工耳蜗已被证明是对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2]。助听听阈的测试还有助于听力师调节程序,以使患者达到最佳聆听效果[3]。本研究分析患CI植入后1个月后的康复情况,初步探讨维吾尔族患儿及汉族患儿植入电子耳蜗术后助听听阈的提高情况,为维吾尔族电子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听力师调节程序及制定词汇量表提供依据。

2材料和方法

2.1对象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一科就诊的4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23例维吾尔族患儿及17例汉族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接受测试,术前均诊断为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手术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植入年龄最小为1岁3个,最大年龄为10岁8个月,平均年龄为4.28±5.4岁。

2.2方法

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裸耳纯音测听、血常规等),其中对于不能配合纯音测听法的患者,采用游戏测听或行为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电子耳蜗。术后一个月开机。使用Meastro5.0软件进行常规心理物理测试调机,调整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值(C值)。开机后,40例患者均接受了纯音助听听阈评估。评估采用声场扬声器方式。测试均在本底噪声低于声压级30dB的隔声室内进行。声场测试中,受试者面向扬声器坐于隔声室参考点,距扬声器1米左右,如对侧患耳配有助听器,关闭对侧配带的助听器,测试信号为啭音,扬声器给声。分别评估患者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对于低龄及不能配合纯音测听法的患儿,采用游戏测听的方式进行评估[4]。

2.3数据处理方法

均值采用算术平均计算,均值数据体现了聋儿康复效果的整体规律。

3结果

在术后一月后进行助听听阈测试,对聋儿助听听阈进行评估,得到该阶段的总体助听听阈平均值。统计结果见表1。

表1维吾尔族和汉族患儿植入电子耳蜗术后一月

助听听力提高平均值

3.1前述结果及分析显示,无论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1月后助听听阈提高效果显著。无论是高频还是低频,维吾尔族患者在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提高分别为45.00±4.44dB、45.00±5.83dB、46.46±5.39dB、34.17±5.45dB。汉族在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提高分别为45.00±7.35dB、47.00±5.38dB、50.20±4.49dB、52.06±4.55dB。

4讨论

人工耳蜗已经被证明是对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助听听阈的测试还有助于听力师调节程序,以使患者达到最佳聆听效果[3]。对于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效果的评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5]。由于新疆地区语言的障碍,使很多患儿家长不能使患儿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致使相当一部分患儿“听不懂”,所以制定根据地区特点的康复训练显得很有必要性。对于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言语听觉和语言能力评估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7],虽然已取得不少进展,但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该领域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相对滞后,虽借鉴了国内外的测评体系、研究经验及康复训练方法,仍缺乏汉语、维语少数民族语言既能够兼顾自身特点、又与国际通用材料具有可比性的评估材料及方法,因此,电子耳蜗植入后康复训练有待于耳科学、语言学、听力学等各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此次样本量有限,可能存在误差,对于进一步研究还需更多和有价值的临床资料。在初始阶段特别在前6个月的康复训练对耳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恢复非常重要的时期。因此此次研究可继续随访患儿6月、1年后患者助听听力的提高情况,患儿的助听听阈提高程度对于患儿术后是否能回归有声世界有很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军戴朴韩东一等.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评估.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1期:

[2]李佳楠,郗昕,洪梦迪,等.语后聋患者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效果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3):

[3]陈阳,高磊,邱建华.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调机与声场评估.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1):18-20.

[4]钱宇虹,解飞,黄以乐.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声场听阈测试结果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4):

[5]刘莎,韩德民.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发展动态评估方法.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32:27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