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单位“1”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浅谈对单位“1”的认识

谭家军

谭家军(商南县十里坪镇九年制学校陕西商南726300)

摘要:首先阐述单位“1”的定义,其次讲述单位“1”的数学意义及举例应用,再次是如何寻找单位“1”,最终是单位“1”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应用及展示。

关键词:单位“1”、算术概念、数学意义、关键字、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9-074-01

一、定义

算术概念,也称整体“1”。目前没有形式化定义,只有广泛存在于分数教学实践中的描叙性定义:把一个完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或一个数(正数)视为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并赋予自然数1的特性,可记为“1”。把谁看作参照标准,谁就是单位“1”。

二、数学意义

1、原有量的单位(指组成原有量的更小量,如一段路程5小时走完,平均每小时走的路程就是一段路程的)或数的单位能转换成比“1”更小的单位,于是有分数定义:把单位“1”(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2、可以以“1”为单位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有量同单位的其它量,并用分数表示。这个分数也常常被称为那个其它量的对应分率。

3、通常把①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切分法,把②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量比法。切分法中“1”处于分子位置,量比法中“1”处于分母位置。

三、实例展示一

例1.把4米平均分成5份,问每份有多少米?

用切分法:(米),“4米”是单位“1”,也是分子。

例2.问4米是5米的多少?

用量比法:,“5米”是单位“1”,也是分母,

是5米为“1”时4米的对应分率。

例3.把4米平均分成5份,问每份是4米的多少?

方法一,先按例1的方法将4米切分成分成5份,每份是米,再用量比法,求米是4米的多少:。

方法二,2米恒为“1”,“1”=1,用切分法:。

四、哪些量可作单位“1”

参考量(0除外)就可作为单位“1”。

五、寻找单位“1”

怎么寻找单位“1”呢?这是学生头痛的问题之一。

1、找关键词,来找单位“1”。单位“1”一般是紧跟其后的名词或具体的数量如多长或多重等,但并不绝对。(如:比、是、等于、占、相当于、)

2、找分数,来判断单位“1”。分数之前最近的名词对应的量,可看作单位“1”(一条5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全程的,已修了多少?或已经完成)。

3、模糊的单位“1”找法。应用中像“一段路、一项工程、一项任务、一堆货物等”这样的总量,一般可作为单位“1”。

4、一个题中可以有多个单位“1”。

六、应用

1、分数乘、除法列式计算;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2、利用单位“1”列式

①、单位“1”对应量已知,用乘法。

②、单位“1”对应量未知,用除法或方程。

七、实例展示二

1、甲是乙的。关键词是:“是”,是之后的名词是“乙”,这里“乙”就是单位“1”,

2、一项工程,甲队完成了它的,乙对完成了甲队的。求乙队完成了对少?“一项工程”和“甲队修的”都是单位“1”也就说此次中有两个不同的单位“1“。

3、一项工程,已完成了,还有多少没有完成?这里“一项工程”就是单位“1”。

参考文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六年级数学上册特级教案》

百度知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