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心理干预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甘心灵黄坤秀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结果:经过6周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睡眠障碍大幅减轻(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143-02

脑梗塞患者发病后常伴发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影响到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平均住院日,致使原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加重,甚至可能导致再次脑梗塞的危险。本文通过对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明显改善了脑梗塞患者的睡眠质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日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0~71岁,平均61.3岁;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48~70岁,平均60.1岁。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精神病阳性家族史,均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方法是:①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顾虑与心理需求,鼓励患者释放他们的负面情绪,化解他们的消极想法,从日常生活重吸收正能量,使患者感到平静、安全、满足、快乐[1]。②以患者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多以积极热情、温柔体贴的语言及行为影响患者,使其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③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整洁,营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优良环境。④教会患者自我诱导,向其讲解与睡眠相关的卫生知识,培养科学的睡眠习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入睡。

1.2.2评价标准在心理测评室专职心理测评师依照PSQI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如: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方面。根据PSQI评分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每个指标都按0~3分进行记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部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2]。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睡眠在入院6周后质量比较。见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睡眠质量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启动心理干预主要在于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消极观念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时解除负面情绪的干扰,并建立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睡眠习惯,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帮助其早日康复。本组研究通过6周的心理干预,相比对照组,干插足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睡眠障碍大幅减轻。

4.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有效地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BrayMA,KehleTJ.PeekHL,etal.Enhancingsubjeetivewellbeingininpidualswithasthma[J].PsychologyintheSchools,2004.41:95-100.

[2]刘贤臣,唐茂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