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0例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0例临床效果观察

向泽东

(巴中市中医医院四川巴中6366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药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共80例急性期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列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与常规治疗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血清NO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3.21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含量均显著上升(P均<0.05);治疗后组间血清NO含量实验组上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9.251)。结论:对于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汤方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具有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活血通脑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114-02

缺血性中风是人类的一大生命危害杀手,临床致死、致残率极高,且发病群体广泛,治疗恢复慢。在发作急性期,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十分重要,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本次研究将中医汤方结合常用西药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以期取得可观性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80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例资料均取自2014年8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数字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对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要点》(西医)与《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医)。排除发症时间超过72h患者;合并其它严重性心、脑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或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有卒中病史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实验组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62.4±8.1)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6±7.4)岁。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发展给予抗凝、溶栓、抗血小板、扩张脑血管等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中药活血通脑汤进行治疗,汤方组成:丹参、鸡血藤、路路通、伸筋草各20g;川芎、钩藤各15g;赤芍、乌梢蛇、土憋虫、僵蚕、地龙各10g。合水加入0.6g冰片煎煮后口服,1剂/d。半身不遂者加浮小麦15g与龙骨、牡蛎各10g;大便秘结者加10g麻仁与3g大黄;言语障碍者加白僵蚕、白芥子各10g;神疲气虚者加10g山萸肉与20g黄芪;呃逆者加半夏与柿蒂各10g。所有患者治疗观察周期均为4w。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有效性判定依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病积分值减少率,计算公式为[(治疗胶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结果≥85%判定为基本治愈,50%~84%判定为显效;20%~49%判定为有效;<20%判定为无效。总有效性=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清NO含量,观察有无显著提升。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0.0为工具,临床有效性以%表示,行χ2检验;血清NO含量以表示,行t检验。结果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实验组基本治愈17例,基本治愈率为42.5%;显效11例,显效率为27.5%;有效10例,有效率为25.0%;无效2例,无效率为5.0%;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基本治愈10例,基本治愈率为25.0%,显效14例,显效率为35.0%;有效7例,有效率为17.5%;无效9例,无效率为22.5%;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77.5%。总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3.215)。

2.2血清NO含量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NO含量分别为(43.72±18.81)μmol/L与(44.51±17.95)μmol/L;治疗后分别为(67.17±13.62)μmol/L与(55.85±15.96)μ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含量均显著上升(P均<0.05,t=10.215,7.467);治疗后组间血清NO含量对比,实验组上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9.251)。

3.讨论

缺血性中风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若治疗不当极有可能导致最终抢救不成功,造成严重后果。既往临床研究认为,对于缺血性中风,最佳的治疗时期为急性发作期,即为中风发生后72h之内[2],此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因而对送时间有较高要求。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时,临床一般采用西医抗凝、溶栓、抗血小板、扩张脑血管等治疗手段,以让脑部血管得以扩张,使血液流动加快,增进血液循环,以保障患者脑部能极时供血,抢救患者生命[3]。我国的传统医学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归为风、痰、瘀痹阻脑络,其实质为本虚标实,其发生主要与血管壁的损害、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液动力学3个方面有关。气滞血瘀只是缺血性中风病临床分型中的其中一证,病情发生的本质在于血瘀,因而在治疗时应当以活血化瘀为贯彻原则,方能从本质上实现有效治疗。

活血通脑汤主方以丹参、鸡血藤、路路通、伸筋草、川芎、钩藤、乌梢蛇、土憋虫、僵蚕组成,可起到祛风通络、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命药效能直达患者脑部血管[4]。另外,此汤方还可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不同来进行加减调制,增进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将活血通脑汤与临床学用治疗方式相结合,用以治疗脑缺血中风急性期患者,结果证明,此项治疗方式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血清中的NO含量,是临床可行性极强的有效治疗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磊,焦静,王美姣等.芪参通络增智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认知障碍的干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5):331-334.

[2]白雪,罗钢,杨思进等.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9):768-771.

[3]邸杰,崔春霞,刘钟等.化痰通腑泻热方加减辨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37(4):715-717.

[4]刘国玲,程雪,钟利群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195-198.

[5]张珊珊,魏德健.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实验的系统评价更新[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696-69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