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王东青黄燕孟艳婕杨林

王东青黄燕孟艳婕杨林通讯作者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分析良性胆囊疾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10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少并发症、较快术后恢复、手术较小创伤等优势,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良性胆囊疾病;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78-01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thebenigngallbladderdiseasesbylaparotomycholecystectomycomparedwiththeeffect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ourhospitalfrom2010to2013treated100patientswithbenigngallbladderdiseases,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reatmentgroupweretreatedby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thecontrolgrouptreatedwithopencholecystectomy,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therapeuticeffect.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lengthofhospitalstay,postoperativeexhausttime,intraoperativebloodloss,operatingtimeislessthanthecontrolgrouppatients,suchas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completelowprobabilityofcomplicationsafterthesurgery,datacomparisonbetweengroupswith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Conclusion:patientswithbenigngallbladderdiseasestreatedby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withfewercomplicationsandfasterrecovery,lesssurgicaltraumaandotheradvantages,obtainmoreobvioustherapeuticeffect,hasagreatclinicalsignificance.

最近几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自身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等明显优势,广泛的应用在良性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10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10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2例,女48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42.3±3.9)岁。其中30例胆囊息肉,35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35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P>0.05),具有比较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持续硬膜外,取平卧位进行手术,于患者腹部常规取右上腹经腹直肌纵行切口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切口长度为8~14cm,胆囊切除术根据常规的步骤完成。首先对患者腹腔的情况进行探查,将胆囊游离,其次将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双重结扎后,把胆囊切除,将胆囊取出,清理腹腔内渗液,无特殊后,与温氏孔放置一硅胶引流管,最后,将切口缝合。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选择仰卧位的方式进行手术,切口在脐环上缘,做1.5cm长度的切口,通过气腹针穿刺后,将CO2气体注入,气腹建立后将腹腔镜置入,通过腹腔镜的辅助在右侧肋缘以及剑突位置做切口,将操作器械放入。通过腹腔镜的监视将处在胆囊管周边的结缔组织进行游离,对胆囊三角、胆总管、胆囊等情况进行探查,做好游离胆囊动脉、胆囊管的操作,通过钛夹或合成夹将胆囊动脉、胆囊管夹住,离断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之后,切除胆囊并取出。采用腹腔镜对手术视野进行探查,同时做好冲洗措施,放出CO2后,将穿刺管拔出。如患者的体内有着较为严重粘连或者大量渗出的情况,则应该将引流管放置后,再将手术切口缝合。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原理

本组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标准差±均数)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其中,观察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胆漏,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3例肺部感染,2例膈下感染,2例切口血肿,3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现今,我国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均是通过手术进行临床治疗,虽然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将胆囊全部切除,但有着较多并发症、较大创伤等劣势,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最近几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较少并发症、较快术后恢复、较小手术创伤等优势,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2]。LC主要是是在腹腔镜的观察下进行操作,在手术操作时不需要进行大手术切口,在一定程度上使术中出血量、手术创伤得到减少,从根本上防止术中严重创伤、较大手术切口等情况,并且使手术创伤肌肉、血管、神经的程度得到减轻。我院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获得效果较为理想,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完成手术后出现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受到手术器械无菌情况、操作手术熟练程度的影响。因此,手术操作者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确保操作手术有着较为熟练的技巧,并且要确保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得到降低。如患者胆囊有着较为严重的粘连,在切除上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则应该中途转为开腹手术进行治疗,防治拖延治疗时机。

研究表明,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获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8(12):192-193.

[2]陈峰.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2(05):634-635.

作者简介:

王东青,2005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长期从事急诊外科与內科及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治疗。

通讯作者:

杨林,副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重庆第三军医大医疗系,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擅长对疑难杂症和危重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