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杨世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杨世文

杨世文

云南省永胜四中杨世文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出发点,好奇是他们的主要特征。教师必须认识到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又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结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很重要。

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想的物理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渴望理解,渴求教师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确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上,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尽力针对学生的疑难处,循循善诱,以情促知,使学生在感情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情感共鸣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

2.通过演示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索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内容时,用硬纸片盖住盛满水的杯子,并倒转过来,发现水没有流出来,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只有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效果。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3.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脑多媒体技术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给物理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所需要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影像等;还可以创设模拟各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正确的把握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交互式的课程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学生亲自操作,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发展学习内容,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在物理训练中,多媒体能形成集训练、辅导、检测于一体的系列训练。所以物理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在课程设置、教材的载体、编制方法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物理教育适应21世纪的要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通过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巩固学生的兴趣

不论是哪种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只有物理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巩固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要从新课开始入手。

(1)列提纲能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研究课文的思想体系,列出提纲,总结课文的内容及重点。

(2)思考问题法教师课前列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探索解题方法。

(3)科学探索法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探索。

5.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生的兴趣

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让学生知道学到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如电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到一些技能,进而发展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将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3.讲述物理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梯度性、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免有的学生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每单元授课完毕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可进行一些暗示,学生在测试时可获得一定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以新课程物理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其魅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持久性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在愉快中学好物理,促使学生最终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