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近期疗效对不同分娩方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

产后盆底康复近期疗效对不同分娩方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晓云史玉玲

王晓云史玉玲(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妇幼保健院7345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93-02

【关键词】盆地康复分娩方式生活质量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通常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及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妊娠和分娩是引起PFD的重要原因,应充分了解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的影响,才能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1]。剖宫产及阴道顺产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均有影响,但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不是解决PFD的最佳方法[2]。本文通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疗效观察,探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选取2011年9—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阴道顺产及剖宫产的健康初产妇共150例(其中顺产80例,剖宫产70例),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岁,体重平均55Kg,均为产后42天,恶露干净者,妇科检查盆底肌力均为IV级及以下。知情同意后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每天2次,10天一疗程。顺产组及剖宫产组受试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接受电磁波康复治疗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在家中自行收腹、缩肛、提肛运动康复训练。顺产中50例为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剖宫产中40例为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

1.2产妇盆底肌力诊断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盆底肌力测定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组产妇产后6—10周的盆底肌肉功能,分为0、I、II、III、IV、V共6级。检测时嘱产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将探头置于阴道内,嘱产妇按仪器提示进行收缩阴道及提肛动作,检测患者肌力变化。当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秒肌力为0级,持续1秒肌力为I级,持续2秒肌力为II级,持续3秒肌力为III级,持续4秒肌力为IV级,持续>5秒肌力为V级[3]。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阴道分娩妇女康复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阴道分娩组经过电磁波康复治疗后,盆底I类、IIA类和IIB类纤维肌力恢复到V级及IV级例数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肌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剖宫产妇女康复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剖宫产研究组经过康复治疗后,盆底I类、IIA类纤维肌力恢复到V级及IV级例数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产后康复治疗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组产后盆地肌力改变的影响(n)

①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②与研究组治疗前比较,P<0.01。

表2产后康复治疗对初产妇剖宫产组产后盆地肌力改变的影响(n)

①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②与研究组治疗前比较,P<0.01。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妊娠和分娩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变化,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成为新的高发疾病,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研究表明:职业、年龄、肥胖、多产、流产、盆腔手术、尿路感染等是女性PFD的相关发病因素。解剖结构中盆底肌肉的作用是衬托盆底结构,维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阴道的紧缩度、尿道括约肌及直肠括约肌的正常功能[2]。然而妊娠、分娩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妊娠期因性激素及松弛素的影响,盆底结缔组织及产道松弛,随着妊娠月份增大,子宫重量增加,重力牵拉等作用于盆底的综合压力增加,盆底支持结构减弱使肌纤维受压变形;尤其经阴道分娩后,阴道周围的支持组织受到极度的牵拉、扩张,会阴侧切、裂伤直接破坏和影响盆底肌张力;严重者伴有妊娠晚期及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产后康复治疗是通过电磁波给与不同参数的磁震动刺激肌神经兴奋恢复,使腹外斜肌及盆底肌肉被动收缩,达到锻炼盆底肌力的功能。产后盆底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预防和治疗PFD,从而改善妇女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单学敏,陆叶,苏士萍,张冬,廖秦平.产后盆底肌力筛查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92-94.

[2]蒋红,吴艳.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疗效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45-147.

[3]王燕翔,孙鹏,王小云.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陕西中医2011,32: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