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监测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环境应急监测问题及对策

曾惠苑

五华县环境监测站广东五华514400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离开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整个环保工作都将陷入被动的局面。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应急监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境应急监测;问题;原因: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积极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提高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基于此,本文就环境应急监测的问题及相应改进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作用

通过快速检出污染物的范围、浓度、种类、扩散速度等,为环境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缩短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时间,降低损失。同时,也为事后环境损害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1)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出初步分析。通过应急监测,快速提供突发环境事件的初步分析结果。

(2)为环境应急处置提供必要的信息。通过连续的跟踪监测和分析,不断给环境应急处置部门提供最新的数据,确保决策部门能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出有效的应急处置。应急监测提供的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对判断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3)为事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提供必要的资料。由于环境应急监测一直在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开展监测和分析,对现场情况比较了解,对各类数据之间的关联,对整个突发事件的评估,有较大的发言权,可以为事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小组提供很多客观真实的数据和资料。

2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讲,目前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尤其是县级)还远不能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监测的需求,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经费不足,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严重滞后

虽然国家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要求环境监测部门的各项经费要纳入经费预算,但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站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经费短缺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县级环境监测站又是监测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近几年对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的排污费稽查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受地方财政能力限制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县级环境监测站财政经费得不到保障,往往通过接受企业的委托监测来收取监测费用才能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环保部的要求,环境监测站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其委托监测等收费监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监测站连基本的办公经费保障都会出现问题。由于资金的短缺,导致应急监测部门缺少很多专业的仪器和设备。仪器的缺乏,致使很多环境监测站无法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可能延误对突发环境事件开展应急监测的黄金时间。

2.2环境应急监测部门的反应能力较低,反应速度较慢

大部分环境监测部门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小组,但是没有进行有效的训练,致使其在应急监测工作中效率低下。首先表现为用于指导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环境应急监测预案流于形式,实用性不强,普遍存在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针对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没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其次是没有专业人员对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没有及时收集应急监测方面的材料;没有对环境风险源开展隐患排查等。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对问题的处置情况就可想而知。

2.3应急监测部门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是一项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应急监测部门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受机制体制的限制,基层环境监测站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大部分为军转干部,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高,这造成了整个应急监测队伍专业素质偏低。同时,在应急监测人员的培训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很多地方很少或从未开展过应急监测培训。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地区,很多上级环保部门配备下来的仪器,因一直未有专业技术人员来开发使用而被束之高阁。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很容易出现紧张慌乱的情绪,对于如何开展应急监测往往也无所适从,不能有效地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3改进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对策

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装备、经费、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针对前文所提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改进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3.1保障经费,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日益被重视,环境监测部门应当抓住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应急监测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1)加强经费保障。将环境监测部门的各项经费要纳入经费预算的要求纳入国家“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对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环保目标责任的政绩考核,纳入县域生态经济考核和减排监测体系考核等,促使当地政府切实保障环境监测部门的各项经费,从而有能力保障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2)制定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标准。首先,在标准中规定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急环境监测仪器配置,并明确标准为最低配置标准,有能力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其次,在标准中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建设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各地区除了一些常见的环境风险源外,还会有一些特有的环境风险源。因此,各地区还必须加强对辖区内特征危险化学品监测设备的能力建设。只有保障了经费,完备了仪器,进而建立健全污染物资料库,掌握污染物的特点,才能建立一个先进、准确、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一个体系完整,工作有效的应急监测体系,才可以保证在最快时间内,查明事故污染程度、污染类型、扩散范围等基本情况,从而做出科学的分析,科学高效的为应急管理提供服务。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够做到快速响应、控制事态、及时解决,降低污染造成的危害程度。

3.2以应急监测预案和环境应急监测演习为抓手,提高应急监测反应能力和速度

(1)要强化预案编制,增强预案执行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是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应急监测预案是应该具备统一的指挥、分级的管理、条块的结果、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一种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对应急监测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顺利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应当要求县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必须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并对其编制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在预案编制中,环境监测部门还应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探讨,通过演习和实战进行检验和完善,不断增强预案的执行力。

(2)要平战结合,抓好环境监测应急演习工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把队伍锻炼好了,关键时候才能拿得出,顶得住。因此,各级环境监测部门要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模拟演习,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要针对辖区内的重大环境风险源和特征污染因子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演习,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反应,从容应对。

3.3加强应急监测队伍素质建设

为适应新时期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环境监测部门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环境应急监测队伍。

(1)要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测专家库。分方向、分领域聘请应急监测专家,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方面的优势,对应急监测工作人员开展传帮带等工作。

(2)进一步加强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应急监测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一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监测培训,加大法律法规和监测技术规范的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环境应急监测队伍。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应急监测对于防范及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目前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好改进,以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沈丽娟.浅谈环境应急监测方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02).

[2]武攀峰、刘媛媛、陆炜.国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