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诊断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诊断价值探析

王蒙

王蒙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6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采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确诊病例的有28例,准确率达到87.5%,且所有的影像资料均能够清洗全面的显示出患者的乳腺征象。结论:临床诊断乳腺癌,利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能够清晰全面的显示乳腺癌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73-02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且具有恶性程度高、早期转移等特点,是引起女性死亡重要的因素。从近几年临床诊断和治疗乳腺癌的例数具有可以了解到,该种病症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1]。对于该种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的关键。随着临床诊断技术越来越成熟,计算机X线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实践表明,将计算机X线成像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意义。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4.4±5.4)岁。左侧乳房肿块有17例,右侧乳房肿块有15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乳腺CR钼靶X线机,钼靶使用专门的IP板。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体位检查,即轴位与侧斜位。在实行轴位检查的时候,患者直立与平台前,将胸壁紧贴于平台,将准备检测的乳房防治在平台中间位置,且尽可能保证乳房下皱褶齐平,乳头与中线保持齐平。患者在接受侧斜位检查的时候,机架倾斜的范围控制在30°~60°,要求患者将待检测的上臂抬起,促使胸大肌平行于平台,将手搭放在平台的边缘处,尽可能的伸直臂腰,促使腋窝得以充分的显示出来。患者在检测的时候操作人员应尽可能的将接受检测的乳腺向外牵拉,促使乳腺能够与胸壁保持适宜的开放状态,有助于加压曝光处理。利用计算机X线诊断乳腺癌的时候,影像学通常表现出这么几种,即常见征象、特殊征象、合并征象。在确诊的时候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窗宽与窗位进行调节。如若发现异常区域,就需要借助放大镜仔细的研究分析,诊断的时候应结合乳房外形、皮肤、腺体结构、导管、血管、腋窝、乳头等是否发生改变与术后进行病理对比。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左侧乳房肿块有17例,右侧乳房肿块有15例。内外象限分别为14例与6例,内上象限为6例与4例。采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确诊病例的有28例,准确率达到87.5%。即X线显示肿块21例,其中有16例呈现不规则团块、局部边界模糊、边缘出现毛刺以及密度不均匀,另外5例表现为规则的团块、结构扭曲1例、肿块合并钙化10例,钙化9例。分析患者病理型与影像学特征的时候,浸润性导管癌有19例,观察影像学表现为肿块、结构扭曲以及微钙化;导管内乳头状癌8例,影像学表现为微钙化;浸润性小叶癌3例,影像学表现为肿块。

3.讨论

由于乳腺癌的发病概率非常高,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即使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无统一定论,但是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该种疾病的产生于过度肥胖、婚育情况、电离辐射、激素水平、药物使用、精神情绪、流产次数、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乳腺癌并无明显的临床特征,在早期阶段不易被发现。大部分患者在乳腺筛查或者是体检的时候才会发现还有该种疾病。临床研究表现,乳腺癌常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因此,在展开乳房普查工作的时候,应当高度重视该年龄段的女性,有助于及早诊断,并予以有效的治疗。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乳腺癌的诊断技术在逐步提高,包括影像学诊断技术、病理学诊断、肿物标志物等等。与此同时乳腺癌检查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就有彩超、MRI、CT以及钼靶影像,而钼靶影像应用最为广泛[2]。就乳腺癌患者来说,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外上象限,这种病例发病率相对较高。但是临床研究表明,肿块的具体位置对乳腺癌的诊断并没有特殊的价值。临床诊断乳腺癌的时候,通常将X线表现分为常见征象、特殊征象以及合并征象。实行X线诊断的主要症状是肿块,同时微钙化也是X线诊断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现象,有研究人员曾经指出微钙化是早期阶段恶性的一种征象。而结构扭曲是一种特殊的征象,即正常的乳腺结构并未出现扭曲,且尚未见肿块,因而在临床诊断中很容易被忽视。

相对比常规的X线摄像,计算机X线钼靶影像的应用价值更高。在诊断的时候使用计算机X线钼靶,可有效降低X线照射剂量,继而降低患者所受辐射损伤。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计算机X线钼靶影像学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可明显提高病灶的对比度与清晰度,这对诊断小病灶具有非常高的优势。可见,在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时候应用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诊断的时候,通过医师不断调节窗宽裕窗位,同时进行局部放大仔细的检查,就可一发现病灶,并予以确诊[3]。在使用计算机X线钼靶的时候,患者还应做好定期的复查以及适当的彩超或MRI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穿刺活检等方式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通过本次研究活动论证,计算机X线钼靶在诊断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乳腺癌,利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能够清晰全面的显示乳腺癌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申正坤,任克,王全等.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诊断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5,17(35):60-61.

[2]朱玉,王忠.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X线摄影联合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4):286-287.

[3]刘冰,王跃.对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诊断价值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