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组织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1

合理组织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张萍李焱

张萍李焱(金乡县第一中学,山东济宁272200)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打造快乐、高效的成功课堂,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本质要求。依据“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就如何合理组织课堂检测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所谓“课堂检测”,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并以此来评定教学内容是否完成的一个过程。课堂检测到底检测什么、检测时间长短、何种方式检测,至今研究甚少。鉴于此,我将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合理组织课堂检测促进课堂教学,以供大家参考。

一、精心设计课堂检测的内容

课堂检测是为了检查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和调节教师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再结合自身和本班学生特点,把备课的功夫做足。备课时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检测题,既要有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又要有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适合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的实际的选做题,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同时做到题目少而精,题型具有代表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学案导学,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紧扣教材内容设计详细具体的自学思考题、巩固练习题和课堂检测题。自学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从轮廓上读懂所学知识;巩固练习题要具体,囊括教材内容,重在巩固所学内容;课堂检测题要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课堂检测的时间

只有加强课堂检测力度,合理安排课堂检测时间,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效课堂。合理有效的课堂检测应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绝不仅仅是最后几分钟的事情,它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课堂检测也一样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不同的目的进行设计。因此,根据不同的检测目标,我认为可以大致的这样来安排:

1.课前5~8分钟检测

主要是针对前面学内容进行的检测,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以便为这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2.课中15~20分钟检测

针对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学案导学,编制富有针对性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理解问题的思路方法,反馈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巩固。

3.课后5~8分钟检测

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检测的结果,调节课下作业的数量、内容及难易程度,为学生的课后辅导提供依据。

4.课堂20~40分钟检测

针对优、中、差生进行分类检测,检测优、中、差生对近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区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便于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5.课堂45分钟检测

针对一小单元或一章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学生对近期所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如果检测的效果比较差,就要调慢教学进度,及时复习矫正,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6.课堂45~120分钟检测

针对近一个月或几个月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最近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若效果不理想,就要对最近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复习,同时对自己的教法进行反思、调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三、采取有效的课堂检测形式

要想提高课堂检测的有效性,一定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才能乐学善思。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灵活的检测形式:

1.有效性的提问

提问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力求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可以采用反问的形式。提问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有效性的练习

设计有效性的练习题,多加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练”,体现“易错点”和“易混淆点”,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3.让学生设计并讲解检测题目

可以针对某类典型题目或者某节课,由学生自行设计检测题目,并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然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分组检测

将学生分成学习兴趣小组,均由优、中、差学生组成。检测时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解决检测题目,对整个小组的检测结果进行评议,实现生帮生,生教生,以优促差,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此外,还有例如板书检测、作业检测、限时检测、答题卡式检测等等,就不再详细介绍。

总之,只有合理的组织课堂检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