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学前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欧阳建树

欧阳建树

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在各种音乐形式中,声乐是通过人声演唱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其是一门“感觉”的艺术。和其他的学科相比,学前声乐教学有其本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得在学前声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亲密。通过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这些都有利于学前声乐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本文通过设置实验,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以及互动式教学法,列举了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提出了一些在学前声乐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措施。

关键词:学前声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应用

引言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将技术教学以及艺术教学融为一体,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前声乐教学更加关键,将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声乐的能力,声乐在入门初期非常的难学,所以要求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走进声乐世界[1]。本文提出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学前声乐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教学实践,比较传统声乐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好的体现出互动式声乐教学法的优势,并且提出了一些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建议。

1.教学实验

1.1实验目的

本次教学实验,选择了两个学前声乐班进行对比分析,第一个班作为A班,教学方法不变,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另一个班级作为B班,使用互动式教学法。两个班级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教学,经过一周的教学,然后对A、B两班的学生进行考试评比,寻找两者中更好的教学方法。

1.2教学实践操作

A班常规教学法:老师讲授科学发声方法,示范给同学,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要求学生遵循老师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改正。

B班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法:在课堂上,老师将教学内容布置下去,对声乐要领进行适当的讲解,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充分的互动,不再是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而是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和思考的机会,师生之间更多的进行科学声音的探讨和演唱情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1.3考核结果

对A、B两班的学生进行考试,评委老师有三位,都不是A、B班的老师,两个班的学生也混合在一起,考试完成之后,对比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经过考试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现场表现能力以及最终考试成绩的对比,发现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的科学用声及作品演唱情感普遍要好于常规教学学生。

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2.1改善师生关系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改变了师生之间单一联系的状态,不再是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互动起来。老师在讲授科学发声时,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探讨,互相交换意见。遇到问题时,学生也会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前声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互动,情感上的交流更加频繁,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像是朋友。

2.2改善同学关系

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学生经常进行交流。为了更好地学习声乐,完成作品,需要学生们进行交流,交换彼此的见解,在交流中增加合作,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同时,合作也不仅限于课堂,在课下也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而且课下交流更加轻松,有助于培养感情。

2.3提升教学效果

声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将艺术性和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多少会存在唱歌发声技巧或者是唱歌艺术表现上的一些问题。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更快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技巧。

应用互动式教学法,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彼此写作,完成学习任务,很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时常保持热情,积极学习声乐知识,进行声乐练习,由此一来,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3.促进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措施

3.1组建学习小组

要想进行互动式学习,需要同学们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而全班一起交流不仅容易混乱,而且不易进行管理,所以就需要组建学习小组。在组建小组时,可以由老师来安排,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结组。当老师安排时,要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区分,小组内成员的能力不能相差太大,也不能完全一样,要有一定的层次性[2]。老师将歌曲表演的教学任务布置下去,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大家发表不同的观念,取长补短,互相提供指导,最终选择最优的表演方式,然后小组成员共同练习。在练习中,能力高的学生就可以对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双方共同进步。

在声乐课堂中,作品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保证学生之间用互动来更加准确地理解演唱作品,互相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在分组前最好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3.2明确互动式学习的规则

在互动式学习中,虽然可以让同学进行讨论,但是还是需要老师建立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进行明确,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互动。例如责任分配制度,帮助小组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不同职责的学生负责什么任务都要明确,避免学生不知所措。老师再布置声乐作品的学习之后,组内成员就可以进行商讨,确定该声乐作品学习需要注意的地方,同学们之间相互演练,互相找出问题,教师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习声乐时,每个学生都可以进步,在交流心得的过程中,每个同学也会针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另外还有帮扶制度:小组内有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较弱的,此时就可以让较强的同学带较弱的同学一起学习,结成帮扶对子。因为组内成员关系更加亲密,彼此也更加了解,所以帮扶的效果会很明显。

3.3老师明确角色定位,营造轻松氛围

互动式教学法,老师有了新的定位,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引导者和合作者[3]。将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挥出来,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而不是决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声乐时,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理解声乐作品。但是,老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该努力融入到学生中,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还要进行实际的发声练习,而教学的氛围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生效果。在互动式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创造轻松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3.4建立评价机制

进行互动式教学时,要想考察教学效果,需要借助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将学生存在的不足表现出来,促进互动式教学法更加完善。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老师根据学前声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科学的确定评价内容。在课堂上,学生演唱完之后,教师及时进行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出演唱中的不足;在课后,学生经过自我反思,在心理上可以更加全面的向教师描绘自己唱歌的感受,此时,教师再给出更加系统综合的评价,不仅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给出的评价也更加符合学生的状况。同时,也要增加评价的手段。如果单有老师一个人来进行评价,可能并不全面,此时可以让小组内成员进行互评。因为组内成员长期合作,彼此的了解程度较高,可以更加准确的指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

4.结语

在进行学前声乐教学时,互动式教学法有着明显地作用,改善了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同学们也更有兴趣,都期望主动参与到声乐学习中去。组内成员的配合,对声乐学习任务进行探讨,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声乐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也不是十分完美的,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各班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分组,如果分组不当,教学效果就可能会受到影响,组内成员学习普遍较差的话,就很难发挥帮扶的作用,甚至在学习交流中传递错误的发声理念等其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地进行互动式教学,在实际的学前声乐教学中不断地转变观点,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韩林江.关于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运用的探索研究[J].北方音乐,2015,(4):132-132.

[2]聂堂英.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3,(2):121.

[3]武倩.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35(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