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换药治疗皮肤破损及褥疮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联合换药治疗皮肤破损及褥疮效果探讨

董成梅

董成梅

(徐州民政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换药治疗皮肤破损及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90例皮肤破损及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酒精棉球清洁消毒、创面覆盖敷料的常规方式换药;实验组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消毒,高流氧气吹护后,外涂氟哌酸粉的联合换药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洁消毒、氧气吹护、外涂药粉的联合换药方法治疗皮肤破损及褥疮,患者的康复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褥疮;皮肤破损;联合换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02-02

褥疮又名压疮、压力性溃疡,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使血液循环受阻,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1]。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典型症状为皮肤破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皮肤褥疮是康复治疗、护理中的普通性问题,有效、便捷的换药方法成为决定患者康复的关键。本研究通过采用联合换药的方式对褥疮患者进行治疗,与常规换药方式作对比,分析该病的有效换药方法。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内科收治的90例皮肤破损及褥疮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54~82岁,平均(78.1±5.9)岁,病程为15d至6个月,平均(2.9±0.4)个月。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背部、臀部、大腿内侧、足背等部位的皮肤红肿、破损、溃疡,确诊为褥疮;排除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及其他皮肤病患者。将病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型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以清洁消毒、覆盖敷料的常规换药方式进行换药治疗。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必然宁,60ml,沈阳大得医疗器械产品有限公司)全面、彻底地清洁创面,用酒精棉球(易擦净酒精棉球,90粒,上海银京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对创面周围5cm范围内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覆盖敷料[2]。上药后观察创面渗液量,视情况进行每天2~4次的换药。

实验组先用双氧水(5%过氧化氢溶液,100ml,国药准字H44023919,江门市恒健药业有限公司)彻底清洁创面,如有水泡须先行用无菌注射器将泡液吸出。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再清洁一次创面,用酒精棉球对创面周围5cm范围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以高流量氧气(6~9L/min)吹护创面10min后,将氟哌酸粉(诺氟沙星,Norfloxacin,100mg/片,国药准字H20046234,吉林恒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均匀外涂于创面[3]。根据创面的渗液量决定换药次数,以2~4次/d为宜。

两组病例均每天坚持换药,同时指导和帮助患者适时翻身,患处用药之后不宜再被挤压,以利于血液循环流通和神经功能恢复。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治愈时间,计算分析其治疗有效率。

1.3疗效判断

显效:创面干燥结痂,痂皮正常脱落,新生表皮良好并全覆盖创面。有效:创面清洁无感染,渗液明显减少,无异味,周围皮肤组织的红肿现象消退,病人痛感减轻或消失,创面有新生组织的发展迹象。无效:皮肤破损创面无明显好转或改观,甚至出现感染、恶化。

治愈时间:记录每组病例各患者的康复时间,求其平均值。

1.4统计方法

根据统计学基本原理,将治疗过程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换药一定时间后的患者病情症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详见表。

表护理3月后两组患者血糖值及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患者体虚乏力或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使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而引发的组织溃烂和坏死,中医上又称为“席疮”[4]。多发生于卧床老人、昏迷或截瘫者、神经损伤患者等,特别是老年群体或者脑卒中患者,皮肤破损及褥疮的发病率极高[5]。

本研究中采用联合换药法对褥疮患者进行处理,其机理为:双氧水中的过氧化氢与有机物作用可释放新生态氧来氧化病灶,杀菌除臭;高流量氧气吹护(氧疗)时创面接收少量氧气,能够改善伤口组织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减轻炎症、促进创口愈合;氟哌酸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效用,且其性质稳定,易于创面血清作用形成局部封闭保护层,防止病菌侵入。多措施的联合作用和及时的换药,保证了创口的治愈速度和治疗效果。

总之,采用清洁消毒、氧气吹护、外涂药粉的联合换药方法治疗皮肤破损及褥疮,患者的康复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莲英.褥疮采用TDP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效果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7):253-254.

[2]冯骏,冯雪.褥疮贴治疗褥疮6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6):20-21.

[3]申红玲.祛腐生肌散联合湿润烧伤膏对III期褥疮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5,30(5):1083-1084.

[4]刘滋琴,黄玲等.局部氧疗联合生肌散治疗褥疮的临床研究[J].蛇志,2015,27(1):40-41.

[5]辛建会,王梦.褥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河北医学,2014,20(12):2136-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