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杭卫红

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杭卫红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不可阻挡之势纷纷涌入课堂。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课的起始阶段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愿望,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改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学习。例如学生在四年级初次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播放《曹冲称象》flash影片来创设情境:要称出那头大象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七岁的曹冲却想出了那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称出与大象相同重量的一船石头的重量来求出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想送他一个美名“小小策略家”。播完后我问学生:“看了故事你想说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了自己的看法。接着我又提问:“那你知道什么叫策略吗?你还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策略呢?”通过以上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想象、理解,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让学生探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由于剪的份数有限,再加上由于操作的误差,学生一般只能将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明明拼的是平行四边形,却要说是近似的长方形,没有说服力,因此,通过电脑展示验证,生动地展示了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清晰地直观地看到拼成的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逐渐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再联想到由近似的长方形变成四四方方的长方形。有机渗透极限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突破认识上的局限,感受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合理性。接着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现在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正是学生拓展思维、丰富知识、走向世界的窗口。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的优势,设计出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的各类问题,从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到能力拓展题,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信息反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行业和领域来确定位置的方法:体育训练中,有时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落地的位置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就可以描述运动员落地点与靶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科技、军事、航天、航海等领域中,也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一个飞机场的雷达屏幕,以机场为观测点,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飞机A在北偏东30度方向30千米处。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

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教师应学会合理使用多媒体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诸多不足,为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视听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注意点,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媒体,切忌走进误区,不要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