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

张道蓉

张道蓉(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432600)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317-02

【摘要】目的讨论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并对这些特殊群体手术前后的配合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0例,200眼病人术中配合程度,分析手术前后护理效果。结果配合满意95%,基本满意4%,不满意1%。术后1d矫正视力≥0.5者142例(占71%),1wk矫正视力≥0.5者176例(占88%)术中术后未出现护理不当引起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关键词】白内障复明工程特殊群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特殊训练人工晶体植入

引言

我们于2010年9月—10月至2011年9月—10月,参加国家卫生部组织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我院二年间4个月共实践200例白内障患者的复明工作。现将基层医院在复明工程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了2010年至2011年9月至10月资料200例200眼的白内障患者,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4例,年龄55—89(平均7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75眼,外伤性白内障1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9眼,高度近视性白内障4眼。文盲176例,耳聋6例。术前视力光感~0.1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表面麻醉+颞上方或鼻上方球结膜下注射20g/L利多卡因0.5-0.6ml,并以棉球轻压隆起使其沿角膜周围弥散。

1.2.2手术方法: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2.手术前的准备

2.1术前全身检查项目:心电图,胸部透视,三大常规,空腹血糖<7.5mol/L。

2.2术眼准备:术前两日剪睫毛,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充分排除慢性泪囊炎及结膜炎。防止术后眼内炎的发生。同时每日用氯霉素眼水或0.3%氧氟沙星眼水滴眼4—6次/日,指导眼部卫生。由于都是农村老年患者,平时卫生习惯差。用不洁的手和手帕、卫生纸擦拭眼睛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术前做好干预不良卫生习惯将十分重要,否则为手术的成功埋下隐患。

2.3眼球运动的训练由于复明工程的对象多为老人,听力差,文盲多,交流困难。我们采取一位老人要一位家属陪伴,然后一名护士充分与家属沟通,掌握老人的特点和习惯。制定特定的适合其明白的方式进行训练,每日2—4次。两天基本能让患者掌握眼球运动的方法。对全聋的老人与家属一起用其易懂得的方法掌握眼球的运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因术中不能配合加用上直肌缝合固定造成的反应过重,手术时间长造成角膜水肿或其它损害的发生。

2.4心理护理针对复明对象年老及理解能力的欠缺,认为在眼睛上动刀很危险。所以很紧张,甚至做眼部冲洗都怕,所以我们采取一对一服务,让患者熟悉护士。要求护士把患者当自己的爷爷奶奶看待,主动与患者拉家常,消除陌生感,再讲解手术前每个环节准备的必要性。手术医生水平,手术后成功病例的现身说法。消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术前准备,逐渐适应达到术前术中配合的目的。

2.5基础疾病的观察和护理,平均年在70岁以上。肝肾功能退化,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加上听力功能下降,都给手术增加了风险。所以观察患者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及基础疾病的变化,对一时性紧张引起的血压升高,通过休息和心理护理稳定情绪,并遵医嘱口服降压药物及镇静剂,使血压恢复正常,对轻微咳嗽的患者,可给口服止咳药物。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2.6手术日准备,手术前30min用复方托比卡安眼药水扩散瞳孔,每次间隔5-10min,共点3-5次,同时观察瞳孔散大情况。一般瞳孔散大6-8mm时手术视野较好,对虹膜后粘连的患者,散瞳药作用不大,切忌点药次数过多,以免药物通过鼻粘膜吸收引起眩晕、气喘、脉快、流涎、多汗等全身中毒症状。瞳孔散大后用碘伏将手术眼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住,等待手术。

3.术后护理

3.1手术回病房指导去枕平卧位,严禁弯腰低头摇头用力,勿揉眼睛,勿大声谈笑、控制打喷嚏和咳嗽。保持眼部和全身放松,避免碰撞而发生创口裂开、眼内出血、晶体移位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次日换药后给予0.3%氧氟沙星眼水加地塞米松眼水交替滴眼4—6次/日。或者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4—6次/日。

3.2术眼观察术后3天内,要加强观察局部是否有渗血、分泌物的量和性质,眼睑是否肿胀,皮下有无淤血,瞳孔大小等。如持续眼痛、渗血,考虑是否有前房出血的可能,若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局部红肿疼痛等可能是术后感染所致,前房出血采取半卧位,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术后笫一天视力为0.1以上,低于0.1应及时找原因。

3.3饮食护理勿食过硬、过热及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水果及粗纤维食物。三日无大便者应协助排便,禁用力排便。

3.4术眼处置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防止眼内感染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换药时要严格消毒皮肤,抗生素眼液滴眼,及时更换潮湿的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一月内术眼勿进生水,用0.3%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一月,勿揉眼,干体力活忌外力损伤。

3.5安全的护理

3.5.1高龄和合并心、脑、肺疾病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及全身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

3.5.2防呛咳,老年人因神经反射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易出现吞咽障碍,甚至误吸引起呛咳造成创口裂开晶体移位,进食时切忌与人谈笑,将注意力集中在“吃”上,如需要喂食时,应每喂一口先用筷子或食物碰老人嘴角,再小心将食物送进口中,每次量不宜过多,也不能过急。

3.5.3防撞伤跌伤:术前视力差容易撞伤跌倒,术后自己又重见光明,能自理生活而高兴,加上不服老心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这是造成意外的主要原因,应高度警惕。实际上老年人因平衡功能减退,肢体协调能力减弱,常有步态不稳,动作迟钝现象,对突然而来的险境很难敏捷的回避,我们的做法是:先让患者摸一摸常用物品的位置,使其熟悉设施及物品的使用,再由护士或家属带患者熟悉周围的环境和通道,陪护人员一定要护着患者行走,禁止在后面推拉着患者的衣服行走,使其有所准备,以防碰倒撞伤。

4.结果

4.1术中配合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三级:Ⅰ级满意患者为手术中安静配合良好,顺利完成手术190例(占,95%)Ⅱ级基本满意患者为术中配合一般需要反复交流才能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8例(占4%),Ⅲ级为不满意患者术中完全不能配合,需要加用上直肌缝合固定才能完成手术的2例(占1%)。

4.2术后视力测量:术后1d矫正视力≥0.5者,142例占(71%),术后1wk矫正视力≥0.5者176例占(88%),

4.3术后并发症:无护理配合不当或麻醉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术后角膜水肿25眼占(12.5%),平均5—7天内消失,2例前房出血占(1%),经过治疗护理后完全吸收,无一例眼内炎的发生。

5.讨论

白内障复明工程是一项带有扶贫性质的政治任务和医疗任务,是省残联工作的重点,手术往往集中在短期内大量进行,面对的白内障患者特点是:年老体弱,文盲多,听力异常者普遍,语言沟通困难,眼位训练时间短,过熟核和大硬核较多,手术时间相对长一些,另外,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起效时间快平均24S,无痛持续时间13min左右,但对眼球运动眼压的控制不良,麻醉深度和持久性差。常需要患者能较好的配合,在时间有一定限制,手术时间不宜过长,以10-15min完成手术为宜。而且手术多次使用可导致角膜炎和角膜严重损伤,所以术眼眼球运动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综合上述,对于白内障复明工程的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明显提高老年人视力,也是白内障复明的主要手段,给患者带来福音,但不可忽视的是,手术护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整个康复过程,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晶体脱位可直接损伤眼内组织引起许多并发症,严格控制术眼感染,眼科护士必须加强责任心,不但要掌握专科护理,还要熟悉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想在前头,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对护理人员的高度信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眼训练,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耐心、详细的宣传教育,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