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定性与定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定性与定量探究

王永泉

王永泉河北省平泉县第一中学

实验题是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必出题型。仍然以教材或教辅资料的常见内容为背景,以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从考查角度新颖、知识全面综合等方面进行突破,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运用、分析和探究等能力,可能是今后高考实验题的命题趋势。

【题目】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胶塞和导管所占的体积、导管内的气体、铜屑的体积和反应前后液体的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

已知:装置A中大试管的容积为50mL,装置C中广口瓶的容积为200mL。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其中装置C中充满水、装置D中充满稀盐酸,如何检查A、C和D装置的气密性。

(2)在铜与浓硝酸反应前,向装置中通入CO2的目的是;在装置中通入CO2前,装置A如何改进,进行该步骤时应关闭,打开(填K1、K2、K3、K4)。当时,停止通入CO2。

(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与CO2的装置相同的是()。

A、Cl2B、NH3C、H2D、SO2

(4)铜与浓硝酸反应立刻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铜与10mL浓硝酸(过量)反应结束后,通过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入40mL蒸馏水,然后从装置C中所得溶液中取出50.00mL,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0.00mL,则装置C所得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装置C中生成NOmL(标准状况下)。

(5)对装置D中收集的气体体积进行读数时,应注意、。

(6)反应结束后,若装置D中收集到154.00mL气体(标准状况下),请判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是否有NO气体生成?写出理由。。

(7)某同学认为装置D中稀盐酸用水代替,不但节约化学试剂,而且还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试分析该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关闭K1、K2和K4,打开K3,提升装置D中的量气管使量气管内液面高于干燥管内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器密性良好。

(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装置A中通入CO2的导管口伸入试管底部;关闭K3、K4,打开K1、K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

(4)0.04mol/L;89.6mL。

(5)①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边液面相平;②眼睛的视线与量气管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6)有NO气体生成;装置D中收集的气体一定有50mLCO2和89.6mLNO,反应结束后,假设试管内全部为NO2,向试管中加入40mL蒸馏水时,生成NO的体积V(NO)=40×1/3=13.33mL,因50+89.6+13.33=152.93<154.00,所以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生成了NO。

(7)错误;CO2溶于水时,存在如下平衡:CO2+H2OH2CO3、H2CO3HCO3-、HCO3-H++CO32-,因为稀盐酸中c(H+)较大,使上述平衡均逆向移动,减小了实验误差,所以不能用水代替稀盐酸。

【解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不需要借助其他仪器的方法(最简单)是:关闭K1、K2和K4,打开K3,提升装置D中的量气管使量气管内液面高于干燥管内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器密性良好。

(2)因为N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对铜与浓硝酸反应气体产物的判断产生干扰,为了防止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通入CO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因密度CO2>空气,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则装置A中通入CO2的导管口应伸入试管底部;因可以忽略导管内的气体,所以只需排除装置A中的空气即可,进行该步骤时应关闭K3、K4,打开K1、K2,当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已经排除装置A中的空气,停止通入CO2。

(3)依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性质和反应条件可知H2与CO2的装置相同,选择C。

(4)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生成NO2,NO2在装置C中溶于水生成HNO3,依据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进行计算,则c(HNO3)=0.10mol/L×20.00×10-3/50.00×10-3=0.04mol/L;装置C中所得200mL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0.008mol,依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计算n(NO)=0.004mol,则V(NO)=0.004mol×22.4L/mol×103mL/L=89.6mL。

(5)为了减少误差,读数时应注意:①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边液面相平,②眼睛的视线与量气管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6)装置D中收集的气体一定有装置A中原有的50mLCO2和装置C中生成89.6mLNO;反应结束后,假设试管内全部为NO2,通过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入40mL蒸馏水时,生成NO的体积V(NO)=40×1/3=13.33mL,因50+89.6+13.33=152.93<154.00,所以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生成了NO。

(7)CO2溶于水时,存在如下平衡:CO2+H2OH2CO3、H2CO3HCO3-、HCO3-H++CO32-,因为稀盐酸呈酸性,使上述平衡均逆向移动,减小了实验误差,所以不能用水代替稀盐酸。

【点评】

本题背景虽然常见,但是考查角度新颖:将定性与定量实验巧妙地结合起来;考查内容全面:基本实验操作、实验理论分析、数据分析、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平衡和酸碱中和滴定等知识。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运用、分析和探究等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