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行为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绘画艺术行为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的分析

王方

河南省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绘画艺术行为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脑瘫自闭症儿童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绘画艺术行为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CARS量表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CAR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绘画艺术行为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绘画艺术行为;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

心理层面的抗挫折能力是体现一个个体或者一个群体在遭受到挫折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经受住压力和打击,是否能够保妥和排解困境而促使自身心理、行为不受影响的一种耐受能力[1]。因为神经症病房的患者大多数精神层面上都遭受过或即将遭受创伤,所以其抗挫折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不仅对于神经症患者有着较高的治疗意义,同时对于临床心理辅导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2]。对此,本文以我中心所收治的患儿为例,探讨绘画艺术行为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自闭症儿童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平均年龄(8.01±0.5)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多项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所有患儿均通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确诊为自闭症。

1.2方法

常规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

实验组采用绘画艺术行为进行干预。具体措施为:1、首先,分别介绍绘画团体以及团体的规则等;其次,可以以“滚雪球”的方式开展自我介绍,让每一位成员通过语言或绘画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降低成员的防备心;再次,开展色彩主题涂鸦。让患者关注自己当前的情绪,并挑选三种最符合且最有代表性的颜色,通过非利手在白纸当中写出自己的名字,并在预先准备的填色图当中选择自己所倾向的涂料颜色,然后进行图色,在选择过程中治疗师需要注意患者的最先选择;最后,开展色彩对于潜意识的表达讨论,并分析出患者的内在情绪;2、热身活动可以应用“手指操”的方式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并活跃氛围。然后通过自画像、他画像的方式进行绘画,通过三人或两人一个小组,进行相互的绘画,通过“我眼中的他”对比“我心中的我”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了解比人眼中的我和我自己眼中的我,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优秀面,并帮助患者掌握和了解环境当中我为别人留下的印象。通过绘画表达出患者自己内心的情绪以及体验的变化,并通过选择色彩画出心中的象征物,然后让患者对自我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患者关注自身的人格特质;3、热身活动可以采用“摸对方的手”、“正念练习”,让患者感受集中注意力和应用各种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受事物的过程。通过团体画的方式优化绘画氛围,借助合作和写作将所有画组在一起,然后传递出一个主题。在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改变以及对他人的感受,并联系到人际关系层面当中,促使患者感受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就以自己的想法为核心让患者进行自由交流和探讨,并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感受自己的内在情绪,并且优化人际关系当中的自我表达能力。

1.3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CARS量表评分结果。分数越高说明自闭症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所有技术资料采用n代表。并采用P<0.05的方式代表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CAR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CARS量表评分对比

3.结论

绘画治疗在神经症病房团体当中的应用之前,设计者必然已经有了明确的应用对象和目标,因为参与者最开始对绘画治疗的实施者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本质上并不会存在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再加上绘画治疗一开始能够有效的活跃团体的氛围,所以治疗目标会很快的和治疗实施者之间达成良好的沟通,从而有利于建立一个咨询师、团队成员以及团队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环境[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CAR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绘画艺术行为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患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绘画艺术行为的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春香.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J].母婴世界,2015,33(8):5-5.

[2]闻春波,WENChunbo.探讨音乐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4(2):80-81.

[3]吴晓丽,鲁晶.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30):278-279.

[4]胡春维,魏玉珊,孙艳萍,等.头穴针刺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