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张瑞

(西山煤电集团古交矿区总医院屯兰分院山西古交030206)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为特点常见疾病。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茶碱、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皮质激素等。

【关键词】哮喘;炎症;舒张;支气管

【中图分类号】R9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001-01

1.前言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管慢性炎症[1],由于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有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环节各不相同,本文就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展综述如下。

1.1茶碱类

茶碱作为治疗哮喘用药已50余年,是常用的平喘药物[2]。静脉滴注氨茶碱,用于哮喘急性发作;口服氨茶碱和控释型茶碱,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它的缺点是代谢不稳定和安全范围窄,需小心用药并监测血清浓度。务必注意药物浓度不能过高,滴速不能过快,以免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突然死亡。由于哮喘研究的进展和各种类型抗哮喘药物,尤其是吸入皮质激素的问世,茶碱类药物的使用大大减少。

1.2β2受体激动剂

β2激动剂可舒张气道平滑肌,降低血管通透性调节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介质的释放,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舒喘灵),舒丁喘宁,既可以口服,又可吸入。而β2激动剂的缓释型及控释型制剂疗效维持时间较长,用于防治反复发作性哮喘和夜间哮喘。由于长期应用β2激动剂可抑制β受体反应性,致药效锐减,肺功能下降。目前多主张间断使用,尽量避免长期规律用药[3]。

1.3抗胆碱药

溴化异丙托品或溴化托品,主要作用于抑制气管平滑肌内迷走神经的运动能神经元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可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适用于夜间哮喘及咳嗽痰多的哮喘患者。

1.4硫酸镁

哮喘发作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Ca2+流量通过各种途径增加,Mg2+为天然的钙通道抑制剂,阻止Ca2+内流,有助于解除平滑肌的痉挛。硫酸镁静脉点滴可直接舒张气道平滑肌,对急性或重度哮喘患者,总有效率100%,但对已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慢性患者无效[4]。

1.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型药物。作为一种抗炎药物能减少炎性介质的作用,通过竞争性抑制,能有效预防白三烯多肽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还能抑制白三烯多肽及产生的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浸润[5]。因此具有高度选择性特点,主要药物有扎鲁司特,普鲁司特。

1.6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是最为有效的抗炎药物,也是治疗急性严重哮喘、慢性哮喘的首选药物。长期持续吸入激素类药物,已被认为是针对反复发作哮喘的“治本”方法之一。口服常用泼尼松和泼尼松龙,通常用于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或严重哮喘发作的病人,可采用大剂量、短疗程。病情控制后及时减量或停药,以减少全身副作用及皮质激素依赖性的发生。静脉注射常用的有氢可的松、地塞米松,是严重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时常用的药物。皮质激素吸入剂有丙酸倍氯松(“必可酮”、“信可松”)等气雾剂。吸入激素由于剂量小,经吸入后易于在气道形成有效浓度,直接作用于气道,而到肺泡后很快被酶破坏,进入血液后又被肝脏灭活,因此没有明显的全身副作用。所以激素的吸入是目前治疗哮喘,特别是治疗慢性哮喘和季节性发作哮喘最安全、有效的常用药物。

1.7色甘酸钠

它主要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也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起治疗哮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运动性哮喘。

1.8噻哌酮

噻哌酮属抗组胺药物,能减轻病人过敏反应(如湿疹、过敏性鼻炎等),对哮喘发作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噻哌酮具有很强的H1受体拮抗作用,也能抑制支气管粘膜下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该药副作用是用药后易困倦,但用药1周后,病人可以逐渐耐受。

1.9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由于哮喘属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又与病毒感染等其他因素有关,所以应用免疫调节剂,能增加患儿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感染,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可大大减少哮喘的发作。临床上需静脉大剂量输入免疫球蛋白,才有效果。

1.10环孢素A

环孢素A为一种真菌的多肽产物,通过干扰T淋巴细胞的信息传递通道而抑制其功能,并对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近几年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

2.结语

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各有特点,但值得说明的是,以上种种方法,对每个病人的治疗反应是不一样的。要依据每个病人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配伍,并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以,“坚持就诊,遵嘱用药,定期检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5(20):261.

[2]杜耀广.茶碱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96.

[3]杨红申,郝书亭.B2-受体激动剂对炎性细胞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1):12-14.

[4]聂虎、曹钰.我国硫酸镁治疗急性哮喘研究现状的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3):137-138.

[5]蒋捍东,刘淑红.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18(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