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肺不张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胥永超(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分院黑龙江庆安154

【关键词】肺不张诊断治疗

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无气或肺内气量减少,伴有肺组织萎陷,肺体积缩小,称为肺不张。肺不张可发生在肺的一侧、一叶、一段。肺泡内含气量减少、肺组织未完全塌陷者,为肺膨胀不全。

1临床表现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因、肺不张程度和范围、发生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而异。发病较急的一侧大叶肺不张,可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当合并感染时,可引起患侧胸痛,突发呼吸困难和发绀、咳嗽、喘鸣、咯血、脓痰、畏寒和发热、心动过速、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有时出现休克。缓慢发生的肺不张或小面积肺不张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一般发生的右肺中叶不张。胸部体格检查示病变部位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和心脏移向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弥漫性微小肺不张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浅速、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常常是成人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早期表现。胸部听诊可正常或闻及捻发音、干啰音、哮鸣音。肺不张范围较大时,可有紫绀,病变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如果有少量空气进入肺不张区,可听到干性或湿性啰音。

2诊断

肺不张诊断主要靠胸部影像学检查、病因,诊断需结合病史。肺不张的X线表现分直接X线征象和间接X线征象两种。

肺不张的直接X线征象为:不张的肺组织透亮度降低,均匀性密度增高,恢复期或伴有支气管扩张时可密度不均(囊状透亮区)。不同程度的体积缩小,亚段及以下的肺不张可因有其他侧枝的通气而体积缩小不明显。叶段性肺不张一般呈钝三角形,宽而纯的面朝向肋膈胸膜面,尖端指向肺门,有扇形、三角形、带状、圆形等。

肺不张的间接X线征象:叶间裂向不张的肺侧移位,如右肺横裂叶间胸膜移位,两侧的斜裂叶间胸膜移位等;由于肺体积缩小,病变区的支气管与血管纹理聚拢,而邻近肺代偿性膨胀,指使血管纹理稀疏,并向不张的肺叶弓形移位;肺门阴影向不张的肺叶移位;肺门阴影缩小和消失,并且与肺不张的致密影相隔合;纵隔、心脏、气管向患侧移位,特别是全肺不张时明显,有时健侧肺疝移向患侧,而出现纵隔疝;横膈肌升高,胸廓缩小,肋间隙变窄。

3治疗原则

3.1因痰栓引起的肺不张,首先应有效地湿化呼吸道,在化痰的条件下,通常可借支气管镜清除黏液栓或稠厚分泌物,使不张的肺得以重新充气,前述积极的胸部理疗和其他措施仍需继续进行,促使分泌物排出,促进肺叶扩张。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如疑为异物吸入引起的肺不张,应立即做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而摘取异物可能需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如果异物在肺内存留过久,或因继发性炎症反应很难取出,则行手术治疗。咯血血凝块引起的肺不张,除全身使用止血药物外,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既可明确出血部位,也可进行治疗。发现无活动出血凝块可轻柔操作下予以吸出,解除阻塞。对有活动出血者,可局部使用止血药物,可将肾上腺素、立止血、凝血酶注入到出血的肺段支气管或粘膜糜烂出血处。反复严重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咯血者应考虑对不张的肺叶或肺段手术切除。手术后发生的肺不张应鼓励病人用力咳嗽,深呼吸,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即可预防亦可用于肺不张的治疗。确诊为肺不张的病人应采取患侧处于最高位的体位,以有利于引流(体位引流),鼓励病人翻身,使用肺量计指导病人以保证做深呼吸。

3.2肿瘤引起的肺不张,可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对于发生在大气道内的肿瘤病变,可尽早放置气管内支架,预防肺不张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目前气管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微波、激光、高频电刀、局部注药、氩等离子凝固和局部放疗等。经正确选择的病例,用激光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气管内病灶引起的阻塞。

3.3肺不张合并感染:多种病因所致的肺不张易并发肺部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给予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500mg口服,或1.0g注射,每6小时1次;儿童可按每日50~100mg/kg体重,每6~8小时用药1次)治疗。由于支气管结核而引起的肺不张的治疗,除经全身正规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外,还可局部支气管内灌注抗结核药物。

4讨论

肺不张是由于支气管的内在或外在性阻塞所致的部分肺组织或一侧肺组织含气量明显减少或完全无气。常原因有吸入异物、支气管肿瘤、炎性渗出物、稠厚的黏液、炎性支气管狭窄等。外在阻塞多为肿大的淋巴结、支气管肿瘤等压迫支气管所引起。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腔内肿瘤患者,其肺组织可由于外来压迫发生塌陷形成肺不张。肺不张的范围取决于被阻塞的支气管部位。急性大范围肺不张是可以预防的。因为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量吸烟增加术后肺不张的危险性,故应鼓励术前停止吸烟,并采取增强支气管清除措施。鼓励病人每小时翻身1次,并鼓励咳嗽和做深呼吸,吸入气雾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水或生理盐水使分泌物液化并易于排除,必要时做支气管吸引。早期下地活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