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与护理

张镇陵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ATD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0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5例在服药后3个月内发生粒缺,3例在3~4个月发生,3例在服药4个月后发生。18例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20例经治疗后痊愈,粒细胞在停用ATD后3周内恢复。结论:粒缺为ATD应用中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ATD治疗的3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25-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病,针对甲亢有3种治疗方法,即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drugs,ATD)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甲亢的一线治疗方案,目前主要使用甲巯咪唑(MMI)和丙基硫氧嘧(PTU),但不良反应也较常见,如皮疹、肝功能损伤、WBC降低等,严重者会导致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1]。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一旦出现粒缺极易合并感染等症状,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21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缺病人,现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做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1例,其中男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52±15.24)岁,病程(3.43±5.26)年,甲亢的病因均为Graves病,在服用ATD之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正常。

1.2诊断标准

Graves甲亢诊断明确,有ATD治疗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均符合粒细胞缺乏症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粒缺。

1.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人21例均有呼吸道感染,发热20例,体温38~40.3℃,伴肛周感染1例,皮肤感染1例,胆道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肝功能损害3例。实验室检查示:平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0.94±0.83)×109/L,粒细胞绝对计数(0.09±0.12)×109/L;咽拭子培养阳性5例,痰培养阳性4例.尿培养阳性1例,血培养阳性2例。

2.治疗与转归

2.1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诊断粒缺后立即停用ATD,收住院,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G-CSF剂量为150~600μg/d,连续使用至粒细胞恢复正常后停药。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用。合并真菌或疱疹病毒感染者给予抗真菌或抗病毒治疗。

2.2粒缺恢复时间

21例粒缺中20例粒细胞恢复,粒细胞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所需时间为2~18d。20例发热患者19例体温恢复正常在停用ATD后的2~13d。

2.3甲亢的治疗及转归20例出院的患者中8例接受了131碘放射治疗。

2.4结果

治愈20例,严重感染死亡1例。

3.护理

3.1保护性隔离

3.1.1保持病室内的洁净有条件住单人病房,保护性隔离,对病室进行严格消毒。使用紫外线照射,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地面、床单位及各类用品表面,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每日2次。拖把、抹布固定使用。病室定时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病房内物品摆放尽量简单,不摆放鲜花、植物等易携带细菌的物品。

3.1.2严格管理探视陪护人员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由专人或相对固定人员护理。陪护人员戴口罩,接触病人时戴手套。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

3.1.3预防医源性感染工作人员进入病室时戴口罩、帽子,凡有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传染病者禁止入内。医护人员检查及护理病人前后均应用干手消毒液或流动水清洗双手。病室准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及注射护理用品,各种用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灭菌和终末处理。病人的治疗护理尽量做到集中进行,各项治疗及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原则,做侵入性操作应戴无菌手套。

3.2加强基础护理

3.2.1皮肤黏膜护理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浴,动作轻柔。每天更换内衣裤,及时更换潮湿

的被套、床单、枕套,以保持床铺清洁平整。

3.2.2口腔护理严密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口腔黏膜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牙龈否肿胀等。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晨起、睡前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防牙龈出血,餐前、餐后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漱口,真菌感染者用1%~4%碳酸氢钠漱口。必要时口腔护理,每日2次。

3.2.3肛周护理粒细胞缺乏症病人免疫力低下,小破损即可引起肛周感染,甚至肛周脓肿。因此加强

肛周护理非常重要。病人便器固定,协助病人便后及睡前用温水擦洗。每天仔细检查肛周情况,及早发现肛周感染的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和进一步扩散。本组1例合并肛周带状疱疹,及时发现,治疗后痊愈。

3.3饮食指导

为病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易消化的忌碘半流质或软食。禁食海产品,勿食生冷食品。注意饮食卫生,进餐前洗净双手,病人的餐具、杯子等必须专用,并做好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3.4正确执行医嘱

正确采集各项检验标本送检。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抗生素、促粒细胞恢复药及糖皮质激素等各类药物。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以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3.5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高热患者4h测体温1次,注意热型变化,并做好记录

(2)合理应用降温措施,首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冰袋冰敷、乙醇或温水擦浴等,同时还要嘱咐病人多饮水,每天至少要2000mL~3000mL,以通过大量尿液协助排出体内毒素[4]。

(3)及时观察降温效果,避免使用水杨酸盐类药物降温,因为水杨酸盐能置换蛋白质结合的甲状腺激素,使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而诱发甲亢危象[5]。本组18例高热病人多采用温水擦浴方式进行降温,有些患者遵医嘱给予琥珀氢考药物降温。

(4)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血压、尿量及时调节输液速度。

(5)每日监测白细胞及分类计数,多次进行血、咽拭子、痰的培养,监测电解质,密切观察有无低血钠、低血钾等症状发生。

3.6预防甲亢危象

避免刺激及其他诱发甲亢危象的因素,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要轻。避免浓茶、咖啡及其他兴奋性饮料的摄入。如病人有高热、大汗、呕吐、腹泻、烦躁、谵语,心动过速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时,应考虑甲亢危象可能,需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对症处理。

3.7心理护理

向病人介绍粒细胞缺乏症的原因、治疗方案及治愈的病例,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议病人应放弃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待白细胞恢复正常,感染治愈,再根据情况选用131碘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4.讨论

他巴唑(MMI)和丙基硫氧嘧啶(PTU)作为有效的抗甲状腺药物(ATD),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粒细胞缺乏症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ATD治疗时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其发生率为0.1%~0.5%[6]。

Graves病患者常在用药2~12w之间出现粒细胞缺乏[7]。本组15例在服药后3个月内发生粒缺,与文献报道相符。故在开始服药3个月内须每周复查血常规。但本组有1例在应用PTU7个月后才出现粒缺而无明显发热,另有1例在应用MMI12个月后才出现粒缺,说明ATD致粒缺难以预测。因此,护士对门诊服药病人应告知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强调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并定期复查血常规,若外周白细胞计数<3.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应考虑停药观察[8],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危险。

本症的临床特征为粒细胞急剧下降,极易继发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少数可伴

发败血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痛等[9]。本组中有18例表现为高热、咽炎、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仅2例表现为低热,1例体温正常,2例伴发败血症,与文献报道特征相符。因此,护士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出现咽痛、发热、乏力等症状时,立即就诊,复查血常规,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参考文献】

[1]苑丽丽,张阳,樊琳琳,等.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2例[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4,38(5):347-348.

[2]陈璐璐.应加强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的认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1):7-9.

[3]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71.

[4]王泉.45例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27):2719-2721.

[5]孙淑娟.探讨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药房,2007,18(1):1-3.

[6]任蕾,秦贵军,郑丽丽,等.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7):4277-4279.

[7]MosyaginI,CascorbiI,SchaubR,etal.Drug-inducedagranulocytosis:impactofdifferentfcgammareceptorpolymorphisms?[J].JClinPsy-chopharmacol,2011,25(5):435-440.

[8]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61.

[9]乔春凤,谢芸.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