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关于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研究

马燕周燕

马燕周燕

(银川市口腔医院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对牙本质过敏症的确切疗效。方法:144例病人的195对牙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氟化钠甘油糊剂常规脱敏,治疗Ⅰ组以碘困醇加微波治疗或理疗,治疗Ⅱ组在涂布氟化钠甘油糊剂后,加微波治疗或理疗。治疗后即刻、1周、3月、6月和12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Ⅱ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Ⅰ组和对照组,治疗Ⅰ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具有显著疗效,以氟化钠F作为介质,效果较好。

【关键词】微波;牙本质过敏;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071-02

1.前言

作为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微波治疗的优势特点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微波治疗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牙本质过敏临床治疗的实践水平。本文结合相关实践经验,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

2.材料与方法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常见的病症。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应用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尚未见报道,我科应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144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2.1病例选择

根据石川修二的评定标准,将牙本质过敏分为4度,即3度:可诱发难以忍受的疼痛;2度:可忍受的疼痛;1度:疼痛较轻微;0度:冷和机械刺激无疼痛。

在临床上随机选择不同原因引起的2度和3度牙本质过敏症患者144例,年龄25~64岁,男性76例,女性68例。包括牙合面过度磨耗,牙颈部楔状缺损,活动义齿基牙的邻牙牙合面边缘被颈部卡环磨损,牙周病引起牙颈部及根分叉暴露。195对牙齿按照同一个体、相邻牙、同名牙、上下配对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A组)以氟化纳甘油糊剂常规脱敏,治疗Ⅰ组(B1组)—碘困醇加微波治疗或理疗,治疗Ⅱ组(B2组)在涂布氟化钠甘油糊剂后,加微波治疗或理疗。每组48例,130颗牙。

2.2仪器

用CYP—Ⅲ型微波综合治疗仪(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此仪器有治疗和理疗两种功能。治疗时输出功率为35~40W,每次2~3s,由微波热能传递,配有手机探头,直径约3mm,针状。理疗时输出功率为20~30W,每次20min,配有辐射器(直径0.6~1.5cm,长5cm,椭圆状)及脚踏开关。

2.3操作方法

A组:先用探针划刺,确定敏感点位置。常规隔湿、吹干,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小棉球置于敏感区,将刮匙或探针头烧热置于小棉球上,反复3~5次。B1组:碘困醇小棉球置于敏感区,微波探头接触棉球,脚踏开关2~3s。B2组:常规隔湿、吹干,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小棉球置于敏感区,调整微波治疗仪功率为35~40W,将手机探头接触小棉球,脚踏开关2~3s,如果敏感点较多或面积较大,可移动探头,反复踏动开关。

理疗时调整微波功率20~30W,时间20min,将辐射器置于敏感区5mm左右辐射,不需任何处理。治疗前后应用探针探测敏感区范围及疼痛程度,进行疗效评定,操作由同一名医生完成。

2.4疗效评定指标

显效:治疗前后度数差≥2;有效:差值为1;无效:差值为0或为负值。

3.结果

治疗后即刻和1周、3月、6月和12月复查,分别评定疗效。治疗结果见表1和表2。经统计学处理B2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1组,B1组明显优于A组。证明微波作用显著,同时也证明应用氟化钠作为介质效果较好。

4.讨论

70年代以来,微波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但未见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报道。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①激光脱敏;②牙本质粘结剂脱敏;③家用脱敏剂;④氟化钠脱敏;⑤原位沉淀法脱敏;⑥电凝法脱敏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对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临床上需要找出一种新疗法,既经济实用、又没有药物的刺激性、还有比较确切的疗效。

在氟化钠甘油糊剂常规治疗与激光、脱敏仪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启迪下,探索将微波热凝应用于这类病人的治疗,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两组间疗效差异非常显著,B组治疗后的效果维持时间明显长于A组;且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显效迅速,价格低廉,适应于基层医院开展。

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主要是利用生物组织接受微波后产生的热效应。生物体细胞内、外液中大量的带电离子在微波交变电磁场作用下产生震动,在震动过程中与周围其他离子或分子碰撞而产生热,从而在瞬间使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热凝、封闭,阻碍了外界刺激对牙髓的影响。又因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少液压传导。体外实验也证明:用氟化钠液电离子透入法所减少的液压传导高达33%,认为氟化钠与碘困醇有脱敏及中介传导作用。因此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采用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其作用机理是:引起牙本质过敏症是因为牙髓神经末梢穿过前期牙本质层,分布在牙本质中,直达釉牙本质界;牙本质内的造牙本质细胞突亦从牙髓直达釉牙本质界,并可延伸到牙釉质内部,形成釉梭。

牙本质过敏症是许多牙体病所共有的症状,一些全身因素有时也会引起类似的敏感症状。为减少治疗失败,本组病例均为典型的牙本质过敏症,治疗部位选择在牙体牙合面磨耗、牙颈部楔状缺损、活动义齿基牙的牙牙合面边缘与颈部卡环磨耗等处。对敏感区磨耗较深或牙周炎已至牙颈部、根分叉暴露、上下后牙牙合面广泛性敏感等均选用微波理疗。如有牙隐裂、急慢性牙髓炎,应及时处理,以免失败。本组治疗无效的病例,均因病例选择不当所致。综上所述,微波是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部分替代传统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方法。

5.结束语

通过对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临床应用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治疗方法良好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环节与要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牙本质过敏治疗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微波治疗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高德,李学亮,李绍辉.应用酚醛树脂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自身对照法观察[J].口腔医学.2014(04)::206-207.

[3]张成飞.牙本质通透性与牙本质敏感症[J].国外医学.2014(19):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