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建立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刘爱香

刘爱香(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教育评价制度被列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健,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关键词】课堂全程式评价;立体式评价;协作式评价;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56-02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一、课堂全程式评价

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作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校教学方式,针对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建立“全程式”评价,可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初始阶段:(兴趣评价)拿美术课来说,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

深入阶段:(创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设计一双新鞋子》有的学生说要设计可以照明的夜光鞋,有的要设计装上轮子的溜冰鞋,还有音乐鞋、疗伤鞋、美容鞋、鞋形房、鞋形车等等,种类繁多,五彩斑澜。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

终结阶段:(结果评价)一堂课的终结阶段这里主要是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为探索美术作业的有效评价途径,我们把评价职责落实在师生双方。

二、立体式评价

“立体”评价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评价观”的综合评价;将目标定位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体性发展,发挥评价与考评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标准体现人才的多元化趋势。

(一)终结性的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限于期中、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同时要注重日常评定。把学生所学的课程列成一张表格,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并定期总结与评定。学期末评价与日常评定相结合,这样的评价具有了激励的性质,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在动态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二)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随手记录,课下学生建立个人文件夹,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走进社会搜集英语小知识,同时获取一定的英语信息。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单一的老师评价与家长、伙伴评价相结合。

在学生的个人文件夹里除了知识栏以外,还有若干其它专栏:老师的话、家长的话、小伙伴的话等。让学生在掌握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受到各方面的评价并能客观的评价。

三、协作式评价

协作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互相合作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参考书,教师的话不可更改,同时在差等生的眼中,优等生高高在上,不容易接近,这样的状态给正常交往带来一定的困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自我表现,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爱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说中展现自我,互相影响。当今的学生见识广、能力强,反应快,每上一节新课,接触到一个新的语文知识,总会问个不停,争个不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为学生的协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热情得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根据学生的提问我总结出统领全篇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谈谈你的理由”,这个问题靠一个人的思考不会太全面,只有小组共同协商,在互补互助中才能完成任务。课堂上我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有了心里安全感。讨论结束后全班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回答“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有的还说:“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不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有的学生说:“从开凿隧道上能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认为他们的不全面,我给与补充,从设计“人”字形线路上更能体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有的学生说:“从外国人讥笑的话中也能体现”,这时有人站起来反驳,看到这种情景,我非常激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表扬,表扬了他们敢于有不同的见解,我根据意见的分歧,把学生分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极高,最后学生们意见统一了“詹天佑顶着重重压力接受任务,这是从侧面体现詹天佑的爱国”。有的学生甚至还提出自己结组进行演示“人”字形线路,四个小伙伴组成火车,演示火车过青龙桥的过程……同学们通过协作互相补充思想,在此期间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听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往往会产生新的观点,同时也能感受民主和谐的愉快。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民主评价,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老师在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给与适当的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养成评价自我与他人的习惯。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

创建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协作模式。代表小组成员间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织个人的学习。学习与他人一起合作也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我注意给学生创建学习环境中的协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如《向往奥运》一文学完后,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激发学生的奥运热情,我要求学生自愿结组,设计自己的活动方式,(可查阅资料,也可在电脑上设计图片,设计中队活动……),但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对自己这个小团体的学习效果先作出正确评价,然后再评价其他小组设计的活动方式,学生们有的说:“你们真棒”,有的说:“你设计得真有见解”。这种设计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协作的优越性,也能提高小组的活动效率,还促进了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另外还让学生去搞社会调查,收集课外资料等等,这些任务不仅需要学生们的同心协力,而且需要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

四、发展性评价

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独特创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以“发展”为目标,在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教学中,我们将发展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和科学的引导,对他们天生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充分重视并尽量予以满足,侧重培养学生热爱创造的良好品行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发展性评价从单一的标准化测验形式转到多种评价形式的结合使用,从对测验的关注转到对学习的关注,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没有不变的学生,只有发展中的学生”为指导思想,在《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二册画图教学中,本人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进行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结论,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学生自评方法虽然误差大,但已达到学生归纳复习、自我分析,教师反思教学的目的。

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应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许多因素及发展变化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并进行合理、公平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提供学生自评、互评和学生评价教师的氛围和条件,并依据从学生处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荔红,《对新时期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设想》、《山东学前教育》

2、彭欣、吴颖静,《五成小学生难见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