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种不同入路水针刀松解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比较两种不同入路水针刀松解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张文良

张文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妇幼保健医院疼痛科01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入路水针刀松解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随机分成侧隐窝组和椎间孔外口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水针刀松解联合医用三氧消融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同期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水针刀两种入路法疗效相当,但是椎间孔外口入路更安全。

【关键词】三氧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射针刀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7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约占腰疼门诊15~20%、住院腰腿痛患者的25~45%,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的针灸,推拿,只能治愈早期初发的较少部分病例,而且疗程较长。直接针对椎间盘的各种微创治疗即刻效果佳,但是中期效果减退明显,其治疗的着眼点均在无病变的椎间盘的中央髓核,使其破坏减压后希望突出的髓核回缩[1]可能因椎间盘破坏造成椎体失稳等并发症。我们试图选用一种操作简便,取效快,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吴汉卿教授所创立的水针刀微创治疗此症,鉴于侧隐窝入路法三氧消融术操作难度大,不良反应多,我们用椎间孔外口入路法与侧隐窝入路法进行对照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经CT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痛和背痛、下肢痛为主要症状,均有急慢性下腰痛症和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神经受累区的感觉异常,伴有或不伴轻度的肌力减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侧隐窝组19例,椎间孔外口组21。见表2。

1.2治疗方法

1.2.1侧隐窝入路操作方法:

按宋文阁氏[2]穿刺法根据患者突出部位分别在L4~5或L5~S1棘间旁开1.0cm处做标记,做为穿刺点,用5ml注射器抽取0.25%的lidaokayin3~5ml接扁圆刃勺状针刀向内倾斜100刺入直达小关节突,然后稍提针刀,调整进刀方向,紧贴小关节内缘,垂直进刀,边加压边进水针刀,待突破黄韧带时,注射针栓微动,有一阻力突然消失感时,抽取3ml空气注入,病人往往有向下肢放散的异感。然后采用旋转分离术及医动患静法,进行松解,L4~5或L5~S1节段注入2%利多卡因各1.5ml,观察15~20min病人出现被阻滞神经根分布区疼痛消失,感觉减退,但踝关间和足趾尚可运动,进一步证明针刀位置正确,无损伤神经根袖,分别依次缓慢注入腰痛宁松解液10ml(内含0.25%利多卡因10ml、伊痛舒4ml、曲安奈德10mg)和40~60ug/ml的中浓度医用三氧,每个间隙注入10ml,注射时病人往往有流水样向下肢传导的酸胀感觉。

1.2.2椎间孔外口操作法:

本组内患者均采用L5为穿刺点。定点:平腰5棘突旁开2.5cm即腰5横突做为穿刺点,选用扁圆刃水针刀直达腰5横突,注入1ml腰痛宁药液浸润,然后稍提针刀,向下、向内倾斜25.0进刀约1cm,针刀滑入压力减低处,部分患者有闪电感,抽吸针筒无血及脑脊液,采用旋转分离及医动患静法进行松解,分别缓慢注入含0.25%的利多卡因的腰痛宁(松解液16ml及中浓度三氧20ml,患者主诉有患侧自臀部向下肢伸延的酸胀感,可直达足跟及足趾。所有患者治疗3次为一疗程,每次间隔一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口服氨芬曲马多10mg,每日三次。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服中药补救。以保元汤合身痛逐淤汤加减。用药,黄芪15g党参10g当归10g川荀10g生地15g香附10g牛膝15g乳香g五灵脂10g甘草6g没药10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15g蜈蚣3条,怕冷和疼痛明显加制川乌10g,每日一剂。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VAS评分。P>0.05为显著性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治疗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x±s

3讨论

3.1水针刀三氧消融微创术集针刀松解与注射为一体,疗效显著,是中西医结合又一创新性成果。此疗法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难经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侧隐窝位于“脊里”,即脊柱之里,(现代所谓椎管腔内)水针刀治疗可起到针刺督脉作用,可疏通督脉经气,平衡阴阳达到通则不痛,阴平阳秘的治疗作用,注药时产生的压力作用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可刺激相应节段神经根产生向下肢放射的酸麻胀困等反应。类似针灸得气反应,达到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针药结合的双重治疗效果。

3.2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阴肾经相合,景岳云:“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在经则属太阳在脏属于肾气,而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督脉肌肉损伤后,痉挛,短缩影响穿过椎间盘空隙的肌肉,挤压椎间盘。同时挤压椎间关节,使椎间孔外口变窄,产生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腰5神经根,引起下肢放射痛。

3.3椎间孔内口位于侧隐窝处,内口和外口共同形成了神经根管,所注药液可相互流动扩散浸润,同时注药时压力配合水针刀手法,有助于局部粘连软组织的松解,有利于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但相对而言,椎间孔外口入路法更易操作,不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3.4侧隐窝入路主要适用于偏于椎管内的病变。椎间孔外口入路主要实用于椎管外病变者,有时需同时或交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振和.射频热凝是不破坏中央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技术.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3):165.

[2]宋文阁,付志俭,赵松云,孙涛,等.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24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