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英语高效课堂,让高效教学走进英语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1

打造英语高效课堂,让高效教学走进英语课堂

王丽

所谓高效课堂,指教师在一定的单位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和掌握目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活动。在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因素,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层次性;对教材研究不足、教材处理粗糙、教教材现象严重;教学活动不合理、存在无效或低效活动;课堂练习针对性差且缺乏层次;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激励性评价过少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学是高效的,在课堂上用最快、最有效的时间“传道,授业,解惑”,做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课前、课中、课后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考虑。

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而心理学家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欢乐的海洋”。欢快的课堂,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而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具体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成功的英语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语言材料。”

2.善于设疑惑,启发质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3.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时,应追求更多的答案或表述方式;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对某一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不应限制在某个既定的范围,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做些拓宽并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测,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4.经常激励和鼓励学生。赏识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兴趣。

二、高效课堂要求学生高效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互动、合作、和谐地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新世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飞翔;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选择;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独自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具体要求学生:

1.课前明确课堂学习内容与目标,围绕导学案自学、预习。

2.课中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升、展示解决方案。

3.课后整理学案、笔记,分层次、分阶段训练。

三、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尽其所,有所获

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教师对其引导与自身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新,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理念,引导学生探索、认识、解决及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新能力,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才能更加稳定、繁荣、富强!但新课改却赋予了它崭新的生命力,相信高效课堂会在我们一线教师的辛勤浇灌下,“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