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伏军霞

□伏军霞

〔摘要〕体育课是以行为为主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特点,抓住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积极探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示范作用心理和生理体育活动规范行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中学体育教学应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思想意识,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独立体育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那么,如何把德育寓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1从教师教学中的导向示范作用入手在学校中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家长,学生“信其道”,家长“信其才”。一名教师的道德,他影响的不是一名学生,而是成百上千的学生,不是学生的一时,而是学生的一世,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的人格。所以,教师道德的发散辐射作用是大面积的、长时间的、深层次的。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人格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处在道德思想模糊时期,处在低年龄童稚未脱和把老师当作偶像的时期,老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体育教师上课动作规范,提前到场等候学生,示范动作优美、准确,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诗句,教师之美德就如高山一样,让学生景仰;教师之美行,就如大路一样,让学生仿行,教师之美德、美行,就是学生德行修养的方向目标和榜样,所以体育教师应该谨言、慎行,操守自己品行,以自己“润物细无声”的德行影响学生,指引学生,教育学生。

2从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入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以便采用新的有效的培养方式和选取恰如其分的培养内容。教师要关心学生,不要歧视学生。如教师不喜欢班内一些“调皮生”,同学看不起,他们自己也常常背着自卑的包袱,这些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变。体育教学中有这样一件事,有下午的一堂体操课中,突然天降大雨,学生们纷纷跑向避雨处,奇怪的是“调皮生”没走,冒着雨收拾着海绵垫子,并主动要求和教师把垫子搬回器材室。这件事虽小却闪烁着集体主义的思想火花,体现了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高尚品格。教师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及时的在班内鼓励表扬了这个学生,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通过这件事对“调皮生”的触动也较大,从此他上课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后来还当上了体育小组长。

3从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入手体育教学的主干内容还是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最主要的阵子还是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这里为了让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化,应当注重强化各种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在某班级学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意识比较弱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设一些团队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紧张的比赛过程中自觉体会到不管是做什么事,大家作为一个集体,一定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尤其是对于一些团队意识较差的学生,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他们得到很大的启迪与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集体荣誉感。

再比如对于一些畏惧困难,耐心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针对性的中长跑比赛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克服重重困难之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诸如这些具有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比空洞乏味的说教具有更加显著的德育效果,需要重视的就是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围绕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塑造为中心来展开,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总结回味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启发,进而得到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之外,对于活动的进行环节不需要过多的参与,这样便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4从规范学生的行为训练入手体育科教学一般情况下在室外进行,学生活动范围较广,受外界干扰比较大,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纪律性和限制性,就难以控制教学的全过程。比如集合、列队、整队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完成,那么课堂教学任务也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习惯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规范性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我认为,能够体现规范性行为的训练内容莫过于“队形队列练习”了。“队形队列练习”要求统一性强,动作规范一致,“稍息、立定、四面转、齐步走”都体现着军人的风貌:既威严又神圣。威武、飒爽的军人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正是利用学生这种崇拜、效仿和好胜心理,在队形队列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给学生灌输:想要像解放军战士一样队列整齐、精神抖擞、威武挺拔,就必须要求大家都得自觉遵守统一的行为准则,统一步调,从而达到队列的整齐划一。然后,进一步讲述解放军战士严格执行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主动地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队形队列操练中还可以适当穿插呼喊一些有教育意义并能振奋精神的口号,使学生在操练中热情高涨、精神振奋,无形中受到了积极向上的教育和熏陶。

总而言之,体育课是以行为为主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来代替单纯的说教体育活动成为德育的真实载体。作为体育教师要抓住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积极探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安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