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探讨关政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2

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探讨关政威

关政威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与此同时,地铁客流量也不可避免地逼近地铁车站的容纳量,如何应对这个情况对地铁工作人员是个不小的挑战,做好应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主要就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作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地铁;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

引言:大客流是指在某一时段集中达到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流量的客流,会对车站正常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安全高效的组织地铁车站大客流,是地铁车站运营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1大客流定义

地铁一个或多个车站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较多客流并由持续发展的趋势,造成车站能力或列车运能明显不足时,统称为大客流。

2突发大客流的主要类型

2.1上下班高峰大客流

此客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最为普遍。通常发生在每天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一般离办公区、住宅区距离较近的车站受其影响较大。

2.2大型活动大客流

车站周边若分布有体育场馆等大型活动场所,待活动结束以后,较短时间内会有大量乘客进站乘车,也会造成车站内客流迅速增加。此客流多于周末发生,其时间与规模通常可以预知,且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其影响范围也不大。

2.3节假日大客流

此客流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容易发生,主要由旅游、休闲购物、返乡等类型乘客构成。一般发生时会造成全线客流普遍激增,尤其对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或中心商业区附近的车站影响极大。

2.4恶劣天气大客流

是指受雨雪、狂风等恶劣不良天气影响,地面交通不畅,迫使更多的人改乘地铁或进入车站躲避,造成车站客流普遍上升,且上下车困难,车内也比较拥挤。

2.5突发大客流

当发生天气突变、地铁延误或车站发生大面积停电、车站附近举行临时性大型活动等情况时,也会发生大客流。这种大客流的发生缺乏规律性,不可预见,其时间与规模都无法进行事前预测。

3地铁客流组织原则

3.1出行规律原则

要全面了解不同区域内人们出行的规律,随时掌握客流变化情况,对出行人员密度进行有力统计,做好客流量日常监控与分析,对突然出现的客流骤变,要密切注视,做好记录,从中找到人们出行的规律,以便及时调整换乘计划,保证乘客安全出行。

3.2合理导向原则

对站内影响人们出行的标识尽快撤除,合理设计乘客流向,特别是站台、楼梯、大厅处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和对流,对影响流动的标线进行撤除,形成站内交通规则,保证乘客楼梯和扶梯尽量靠右行走站立,确保人们上下有序,形成良好出行秩序。应用好站内空气、温度调节设备,设置无障碍通道,对突发事件要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客流组织和统一指挥系统预警。

3.3有效换乘原则

要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客流大的区域,对容易混行的地方,如大厅或楼梯等处,一定要设置必要的安全线或栅栏做好人流的分隔,确保不同流向的乘客混乱通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互相干扰,影响换乘效果。根据时间节点不同,可以人工引导乘客在换乘通道单向流动,以免双方向大客流相互冲击。通过统一醒目的标识系统,准确快速分散客流,避免乘客交叉聚集,造成内站拥挤。从最大程度上尽量为乘客提供出行方便条件,减少进出站和换乘时间、距离,保证最快速度实现换乘。

4影响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

车站客流组织工作并不是单一的行为,往往需要各工种、各工序的整体协调与配合,各项设施的综合利用以及整体的协调和优化。由此,车站客流组织方案的编制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硬抄,找准本站客流控制的薄弱环节,做好车站的各项设施设备通过能力的分析,才有利于车站在大客流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4.1出入口及通道能力

考虑到运输安全和消防疏散,原则上每个车站需保证有2个以上的出入口。车站设计时会根据远期客流预测确定车站通道通过能力。只有足够的通道通过能力作为基础,才能及时疏导客流。

4.2站厅及站台

站厅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两部分,一般设置导向设施和自动售检票设备,是乘客集散的主要地点,也是客流拥挤的瓶颈。

4.3自动售检票设备

地铁车站的售票能力和检票能力是客流控制的瓶颈,也是乘客从进站买票到检票乘车是否顺畅、迅速的关键点。

4.4电、扶梯和楼梯

乘降流程是乘客进站候车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保证设备正常运作、提醒乘客有序使用也是值得关注的要素。

4.5列车输送能力

行车时间间隔和车辆荷载是影响列车输送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车站客流输送不可忽略的要点。根据客流情况减小行车间隔,增加上线列车开行数量也是客流控制的有效措施。

5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策略

5.1出入口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合理应用出入口的空间进行客流组织,不能关闭出入口闸门。客流量过大时应放置铁马进行控制,并根据客流增加情况对入站的乘客进行分批组织,并安排工作人员合理引导,减少客流的对流和交叉现象,进而才能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组织乘客分批进入客运站时应合理增加引导人员,在关键点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把手并由专人指挥控量与放量。控制客流时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放客流是应做好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出现踩踏事件。完成客流控制的时候应尽快回收客运物资以避免干扰到客流的合理通行。

5.2扶梯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扶梯客流控制点应为距离楼梯口或扶梯2m以上的缓冲距离。控制口宽度应小于楼梯口宽度或者扶梯宽度,在客流量较大的楼梯口或者扶梯口应安排专人及时引导乘客,避免出现挤踏情况。应密切关注扶梯运转情况,若需关停扶梯则应提前通知乘客,在保障扶梯上的乘客疏散完毕后方可关停扶梯。最后应使用扎带固定控制点的铁马,根据渐进缩小的原则将铁马摆成斜口或者喇叭口,禁止垂直控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的设置控制点以缓解流量过大时的冲击力。

5.3站厅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在进行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时应将车站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尽量扩大乘客等候区域。在控制客流流向时应安排职工引流或者设置栏杆,在降低客流对流与交叉的可能的基础上保障客流顺畅。在进行站厅客运组织时应将铁马依据阵型摆放整齐,并用扎带固定两铁马的连接处。在安排铁马阵型时应合理应用长方形和三角形等阵型提升稳固性,避免在乘客推挤时推到铁马。

5.4客流换乘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地铁换乘客流组织原则是保证站内的乘客可以按照规定有序地进行乘将与进出。地铁换乘是人流高度交会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应结合地铁站的具体布局进行科学的组织以保证客流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首先应在时间上保证换乘的有序性,换乘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换乘旅客的时间规律有所了解,并根据实时条件对客流量的变化进行科学预估,以保证客流量突增时能妥善处理。其次是应该保证客流组织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有序性。当客流量突增时地铁站的客流组织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从而影响了客流信息的有序传递,进而影响了客流组织工作的安全有效实施。

6结束语

总之,合理的大客流安全组织策略,不仅挖掘地铁运输潜能,提高地铁车站运营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效率,而且能体现地铁安全、便捷、快速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李庆灏,单建平.地铁车站超大客流的运营组织[J].山西建筑,2018,(07).

[2]束敏轶.浅谈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

[3]史小俊.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0).

[4]彭其渊.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08).

[5]李哲.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3).

[6]彭婕.地铁客运组织模式探究[J].科技展望,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