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李宁

李宁(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116013)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399-02

【摘要】中药注射剂型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的特点,较好地发挥了中药注射剂治疗极危重症的作用。特别是在非典,甲流,手足口病,中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等这些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和防控上,中药注射剂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中药注射剂对人民身体健康有利的一面,值得探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医临床治疗危急重症的一种较好的速效剂型,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原料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材品种、产地、采收季节不同而造成所含成分的不确定性,处方组分和剂量的特殊性,以及制备工艺和分析技术的不规范性等原因,导致目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药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因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为此,对我院2012年1-4月份住院患者输液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做以中西药不良反应的对照。

1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内容、方法:2012年1-4月份全院住院输液患者1540名,其中1048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492名静脉滴注西药成分注射剂,其中男性632例,女性908例,男女比例为69.6:100,年龄最小25岁,最大88岁。

2结果

调查所涉及住院输液患者1540名,其中1048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有32名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占用药人数的3.05%。492名静脉滴注西药成分注射剂,有5名出现不良反应,占用药人数的1.02%,可以看出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是西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的2.99倍。

3讨论

3.1重视和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传统中药大多口服给药,由于肝脏首过效应一般副作用较少,配成注射剂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有效成分未经过肝脏首过效应,相对于口服给药其浓度较大,所以不良反应也较大。2005年,占我国药品总数不到4%的120种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占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总数的10.5%,在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中占了75%,足以说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高发生率。另据调查,在2005年1~10月全国1412家医院采购的前20种中成药中,有16个产品是注射剂,所占比例高达86%,表明了中药注射剂的高使用率。2003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有关葛根素注射剂的新发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1006例,其中11例死亡。2004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葛根素注射剂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布了“关于修订葛根素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2006年6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接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54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258例,死亡44人,鱼腥草注射液被暂停销售使用。中药注剂的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报告较多的是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功能衰竭、休克、血压恶性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静脉炎、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心绞痛等症状。其次是血液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多脏器出血等症状。涉及到呼吸系统损害如哮喘、呼吸抑制、急性肺水肿等症状;消化系统损害如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皮肤粘膜损害如皮疹、疱型表皮松懈型药疹、口腔溃疡;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幻觉锥体外系反应、末梢神经炎、抽搐、肌肉震颤、剥脱型皮炎、球结膜出血、性机能低下等多种表现[1]。在此提醒广大医师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必须重视其安全性。

3.2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献[2]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稀释,后者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不符合药典对不溶性微粒的规定。有些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与浓度成正比,微粒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浓度过大,将不符合药典要求[3]。针对近年来频发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12月6日发布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对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原料、制备工艺等各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为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2009年1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2009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了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必须对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中的要求,全面排查本企业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风险,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安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以上一系列技术准则或措施的出台,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指明了方向,促使生产、经营、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企业、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要求,对及时、准确地反映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3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

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复杂,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药品PH改变、色泽加深、发生沉淀等变化,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肌苷更换输液组时,发现输液管内出现黑绿色改变[4]。原因是中药注射剂有些成分易受PH值及贮存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反应出现沉淀,特别是两种中药注射剂混合应用时此现象更严重,甚至可能由于两药配伍后相互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两种中药注射剂尽量避免在同一容器中。另外,由于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后,溶媒系统的PH值改变而导致微粒增多,大量不溶性微粒的增加,蓄积于人体多种器官的毛细血管中,而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直径仅4-7um,微粒不能在体内代谢,因此较大的微粒能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等,并可诱发热原样反应等[5]。鉴于中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时常发生过敏反应的现象,因此临床应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

4小结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不仅关系到药效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故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临床使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的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

(2)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3)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4)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5)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6)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对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7)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8)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参考文献

[1]韩丽萍,张延军,赵树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1):705-706.

[2]邹亚群,王晓玲,李东,等.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质量考察.中国药业,2002,11(6):51-52.

[3]阳波,王建中,曹正辉,等.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计数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9):572

[4]隋书英,郭玉霞.复方丹参与肌苷发生配伍反应的观察.南方护理学报,2000,7(3):12.

[5]徐立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