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航道船舶设备的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析航道船舶设备的管理措施

王友涛

黑龙江省哈尔滨航道局150000

【摘要】设备管理工作是船舶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决定航道交通质量的重要岗位。若是管理工作落实不彻底或不完善,则船舶通行的质量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极易出现故障,使城市航道系统陷入瘫痪状态。因此,在船舶设备管理过程中,必须拟定详细的管理机制,并落实动态监察与检修措施,确保能够使设备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航道通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得以保障。

【关键词】航道交通;船舶设备;管理措施;特征分析

水运系统是我国货物与居民通行的主要平台,更是目前多数城市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船舶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其设备管理工作的状况直接影响了航道畅通情况,只有确保将管理、使用、养护、检修和报废处理工作全面落实,并能够借助监督系统时刻察觉出设备潜在风险,才能使船舶通行效率得以增强,使对应设备的管理与修理成本降低。

一、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船舶设备是水运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更是决定船舶能否具备稳定且安全的通行要素。若要确保船舶能够正常行驶,并不会对城市航道造成影响,便必须在船舶使用过程中,将管理与监督工作落实,确保每个风险因素都能够被察觉出来,才能避免不可控的问题出现。

1.设备管理是保障船舶正常使用的必要手段

随着我国水运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船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依赖于船舶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提供充足的动能与稳定的运作环境,才能使船舶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状态。而作为保障设备功能性的工作,设备管理便理应得到重视。

2.设备管理是技术水准提升的物质基础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设备管理工作势必要遵循城市航道交通系统的发展要求,对船舶设备的管理进行调整,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确保能够为船舶系统的通行提供更加稳定且安全的可控平台,才能使城市水运系统的效率性得以持续提升。而设备管理作为主要的设备技术管理平台,更兼具了设备审核与技术筛选等工作职责,因此只有确保船舶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全面,才能使水运系统持续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3.设备管理是高产低耗发展的基本元素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与工业技术中的不断深入,已然成为了现代航道事业生产经营水准评判的决定性要素,而如何确保高产、优质且低能耗的技术能够彻底融入船舶设备系统内,便需要管理人员对各项设备规格与参数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能够使技术可行性增强,并能够降低航道系统运行的成本,便能够持续为水运系统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总之,工欲善于事,必先利其器。概括而又深刻地阐明了船舶设备在生产中的极其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船舶设备管理在企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的特征性

(1)特殊性:航道船舶主要是用于航道维护工作,主要负责查航、设标、移标,它工作的水域大多是在浅滩、急流中,比一般行船要复杂、危险得多。

(2)时效性:由于航道船舶航行的位置和停靠区域的变化不一,环境,当出现设备的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才能保障船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船舶设备包括动力推进、电气液压、舾装安全等设备,不同船型又有不同类型的设备,有的设备特别大,有的又特别小,有些设备是长期在水下,有些设备长期暴露在富含盐分的空气中工作。船舶设备备件所使用的材料、保存方法、使用周期等也千差万别,设备的多样性特点导致船舶设备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的内容

1.安全管理

安全是船舶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由于航道船舶工作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故障,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造成船毁人亡,安全管理就成为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在船舶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针对船舶设备运行的特点和具体的工作环境,制定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和设备的操作准则,船舶设备的管理人员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把安全作为船舶设备管理的中心任务。

2.动态管理

在对船舶设备进行管理时,不仅要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重点要做好前期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做到对船舶设备的动态监督和管理。此外,对船舶主机、辅机等一些重要的设备和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做到常规监测维护与重点监测维护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些故障和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而达到在设备管理有效性的基础上,减少故障带来的成本支出。

四、航道船舶设备管理优化对策

1.加大船舶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船舶上有很多的计划维修保养工作,通常采用登记工作卡和工作簿的方式来进行日常保养和维修设备工作的管理,但是这种的工作方式比较繁琐,且会因为主管的个人因素影响到工作的开展。随着航道机务管理系统和船舶维修保养体系(WBT)的推广,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充分提高。但重点要加大船舶管理系统的应用和落实,杜绝系统运行和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

2.提升船舶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

作为实际使用且具体接触船舶设备的船舶管理人员,如果技术素质不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造成设备管理安全性和动态性的降低。管理人员要熟悉自己职责内的船舶设备,利用船舶管理体系做好数量、质量管理,在工作交接时要将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问题交接清楚。遇到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或者实际使用不完善的设备,要及时向机务及物资部门提出,做好设备信息的反馈工作。如需要更改设备型号及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提供需要完善的数据,送交机务及物资部门,共同讨论决定。对于各种设备的使用周期及寿命、技术指标等要充分了解,做到库存合适,保养得当,及时申请。

3.加强航道维护船舶设备规范化管理

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点多线长,任务重、时间紧,要工作思路清醒,着力解决工作中难点,突出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重点。①加强对老旧船舶的管理。老旧船舶由于使用时间长,设备的老化和腐蚀程度较深,因此要加强对这些船舶的易腐蚀部位和老化设备的维修和监管。②加强消防设备的监管。要加强对船舶的消防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对常见的线路故障,消防设备腐蚀等要采取经常性的管理管理工作。③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维修安全监管。航道船舶中有航行助航设备、应急发电机舵机通讯等多种应急设备。这些设备性能的可靠和稳定,不仅是航道船舶设备本身运行的需求,更是确保其维修环节和航道维护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

五、结语

船舶设备管理工作是保障水运系统能够持续性、稳定性与安全性运行的前提,更是维护城市航道系统稳定运转的前提,如何有效落实船舶设备管理工作,便需要在现有技术与操作机制的基础上,对技术与设备的管理提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加强管理措施的改革进程,使航道船舶的运行更贴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使船舶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志恒,李冰.浅析加强船舶设备管理的策略[J].科技展望,2017(23).

[2]孟楷,戴庆冬.船舶设备管理工作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276(24):144-145.

[3]祁晓楠.探讨搞好船舶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投资,2017(19).

[4]文铭.船舶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研制[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