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设计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园艺疗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设计初探

杨迪

杨迪

浏阳市两型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舒适的户外活动需求己经愈加重视。传统的静态疗养方式己经受到冲击,现代的动态休闲农业旅游保健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农业园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是人们享受和体验生活美的第三自然空间,也是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园艺疗法通过与植物相关的感官活动及园艺操作活动,改善人们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功能,为人们提供积极的价值观。

关键词:园艺疗法;休闲农业园;调查研究;设计策略

引言

园艺疗法,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涉及到植物、园艺、医学、哲学、心理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美国园艺疗法协会(AHTA)将其定义为,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广义上的园艺疗法则是指利用植物本身或者围绕植物开展各类园艺活动,从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的疗法。由此看来,园艺疗法的核心在于所有感官的共同参与,使人与植物建立互动关系,形成以动态性为主的景观形式,实际就是通过“绿”的自然环境达到缓解自身压力,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来增加自身免疫力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疗法。

1园艺疗法的概念

美国园艺疗法协会(AHTA)最初提出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李树华,2000)。李树华进一步指出,以栽培植物为媒介,进行感觉、动作体验的反馈,在培育植物过程中所有行为及其延伸线上的加工、利用、五官感觉上的品味为媒介,这是园艺疗法所特有的。广义上的园艺疗法则指与植物相关的感官感受以及围绕植物所进行的相关活动,均有助于人们的身体保健。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本研究认为园艺疗法是基于优美的环境,以园艺植物为媒介,通过植物材料对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知效果产生刺激作用,并通过园艺操作活动强化人的运动机能,让人与自然界、植物之间产生共鸣,促进感官功能的调整,进而改善人体身心健康。

2园艺疗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策略

2.1空间整合,提供多样活动场所

休闲农业园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将这些活动与园艺疗法的操作活动相结合,充分体现健康的理念,园区的空间设计大致有开敞性空间、半开敞半私密性空间以及私密性空间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研究表明,低运动量运动可以有效地消除大脑神经的紧张与疲劳,使疲劳得到恢复,情绪得到安定,使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同时还要善于调动游客的感官体验,刺激他们产生多重感受,吸引他们不断发现新的兴趣点和产生新的体验。乔尔·施奈伯纪念花园,提供了多尺度、各种类型灵活的功能空间,以满足不同的围合和私密性需要,为个人和集体提供活动空间。

2.2感官花园区

2.2.1观赏园一一视觉感官

在视觉这一方面,未来田园的观赏性较好,主要体现在“江南北国”为主的温室植物,较受游客喜爱。青青家庭农场以温室蔬菜作物为主,如黄瓜、芹菜、番茄、白乳茄等,没有集中的观赏植物景观。温室外植物两处农业园均以行道树为主,缺乏植物景观的营造。在园区的改造中,主要以黄山峦、垂丝海棠、红瑞木以及红花醉酱草等形成视觉观赏的主要植物群落,并点缀些园林小品。园区在设计时,应通过植物优美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绚丽的颜色等有机的结合,种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利用植物的生态特点,形成一定的季相变化,从大自然景观中汲取营养,营造出让人流连忘返的休闲娱乐场所。

2.2.2声景园一一听觉感官

园区中,听觉类的植物相对较少,未来田园主要以水景营造了声景观,青青家庭农场则是以风吹柳树形成沙沙的声景观,园区中并未设计动水景观。在园区的改造中,以声景园中的竹林和水景形成园区的主要声景观。台湾的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园(TaiYiEcologicalEducationLeisureFarm)的园区设施设计中包括水车、风鼓等,利用这些动态的景观元素形成一定的景色,净化心灵。研究表明声景中主要是以如鸟、蛙、虫等显著,其次是风声和雨声。配以不同形式的水景,并注重场地的声音特征以及自然环境,营造丰富的听觉体验空间。

2.2.3芳香园一一嗅觉感官

调查发现,未来田园中的嗅觉植物主要以紫藤、海棠为主,相对较少。青青家庭农场中的芳香植物主要是菊花以及海棠,植物相对单一。园区在改造时以白玉兰、广玉兰、腊梅、薄荷等为主。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BrooklynBotanicGarden)里的芳香园种植了许多芳香性花卉,盲人可通过香味辨别出不同的花卉,园中的木兰广场(MagnoliaPlaza),散发出17种不同木兰的芳香气息。研究发现,相对于无香型、浓香型,具有轻度香气的观赏植物对压力相关的生心理指标改善最明显,也最受喜爱。在休闲农业园中注重避免植物间的零散,以及香味过于浓郁的植物,以免引起人们的厌倦。配以传统的常绿植物,可以提高人体生理机能,改善情绪,消除疾病等保健的医疗功效。

2.2.4食疗园一一味觉感官

两个园区在这味觉方面皆表现较好,主要是以温室内的瓜果类植物为主,如草蓦,黄瓜、番茄等,游客的满意值较高。在园区的改造时,食疗园主要是以室外空间为主,以果类植物为主,如枇杷、薄荷、薰衣草为主。此区域主要采用食用性与药用性植物,种植可采摘、即食性植物,增加新鲜感与娱乐性。味觉型植物其花、果实、叶子等不同部位在丰富味觉体验的同时,也可起到保健的作用,本区域可设百菜园、百果园与百草园,通过对植物的加工和食用促进健康。

2.2.5触觉园一一触觉感官

触觉方面,未来田园主要集中体现在“四季绿洲”、“五彩瓜棚”两个馆区,主要以黄瓜、番茄、蛇瓜、南瓜等形成触觉景观。青青家庭农场主要是以园艺采摘区形成一定的触觉感知。在改造时,在触觉园主要是以批把、紫薇以及营草为主。美国的俄勒冈州烧伤中心治疗花园,各种抬高的组合种植床使得患者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植物,不管是卧病在床,还是辅助使用轮椅、助行器或拐杖。园区中设置可以亲身体验不同质地的枝叶、果实、种子的环境,通过对触觉的刺激而得到不同的感官效果,增加辨别能力,让人们感受细节带来的乐趣。或利用不同高度的水体、种植床创造出可使人们零距离接触的氛围空间,同时配套设施注重质感、舒适性以及多样性。但在选择植物时,应该避免带有尖刺有毒的植物,以免误食产生意外。

结语

休闲农业园作为一个缓解压力的公共性开放场所,其观光、游览、采摘及园艺操作等特性对园艺疗法具有很好的承载性,如若将园艺疗法与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相结合,将园艺疗法理论引入休闲农业园设计中,结合健康疗养以及园艺疗法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让人们去感受野外大自然的美景,达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目的,重新建立与自然环境接触的乐趣。本文探讨的内容旨在为休闲农业园的设计提供设计新思路,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加关注园艺疗法与休闲农业园的结合,为人们生活创造更加多样的休闲空间。

参考文献:

[1]白帆.空中农场可自给自足[[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7):28-31.

[2]包晓鹏,郑丽,周文倩,马辈,金韬,钱哗.云南腾冲中和镇鲜花基地园艺疗养园规划设计[J].I}东林业科技,2017,(1):95-98.

[3]布莱恩·E·贝森(撰),佘美营(译).美国当代康复花园设计:俄勒冈烧伤中心花园[[J].中国园林,2015,(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