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应用观察

李云龙

(浙江省温岭市城北中心卫生院浙江温岭317519)

【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30人。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运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36-02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导致阑尾出现的炎症反应,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1],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本文为探究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30人。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人和13人,年龄20~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0±1.2)岁,病程7~60个小时,平均病程(33±1.2)小时;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6人和14人,年龄25~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7±2.1)岁,病程5~55小时,平均病程(30±1.5)小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临床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有关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2];(2)所有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阑尾点压痛、反跳痛;(3)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4)哺乳期及妊娠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选择手术切口,临床一般将右下腹麦氏点部位作为手术切口,常规消毒皮肤,将患者腹部肌层依此切开,对腹腔进行清理,明确结肠位置后,在结肠带附近找到患者阑尾病灶,同时将其病灶组织彻底清除干净,严格消毒阑尾段断,将其放于盲肠内部,对腹腔内部进行彻底检查,确认无出血点后,缝合腹腔。注意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观察组运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把患者麦氏点作为手术基准,做一手术小切口,临床一般选择在在压痛点附近,将患者腹部各肌层组织切开,切至腹膜外部位时将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分开,并将腹膜剪开,确认阑尾位置,同时切除病灶组织,严格消毒阑尾段断后,置于盲肠内部,检查腹腔内部,确认无任何不良情况后,缝合腹部,并在切口部位用创可贴贴好。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临床效果: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3]如下:显效为24小时内肛门排气,切口无感染情况发生,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26小时肛门排气,有轻微切口感染发生,没有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为30小时内肛门开始排气,切口严重感染,并发症严重,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阑尾点处压痛、反跳痛,发热,腹肌紧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等,一旦耽误治疗,将引起严重并发症,例如:脓毒血症、腹膜炎等[4]。该病的发生主要与4方面原因有关,包括:细菌侵袭、阑尾管道阻塞、胃和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神经反射、精神紧张及饮食失调等诱因的刺激[5]。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而手术治疗的应用在临床较为广泛,且小手术切口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小手术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例如:患者痛苦小、伤口疤痕小等,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操作范围较小、手术视野不广阔、容易对腹壁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等,由于切口距离病灶部位较远,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切口延长,使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临床研究表明,小切口手术多用于发病时间较短、腹壁薄弱、有确定的压痛点及没有出现腹部包块的患者[6]。

本文通过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成效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住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卧床恢复时间分别为(28.62±2.83)min、(4.31±3.81)d、(2.37±2.13)d,对照组分别为(31.73±3.10)min、(6.27±2.91)d、(3.35±3.15)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成效十分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Koo,H.S,Kim,H.C,Yang,D.M.etal.Doescomputedtomographyhaveanyadditionalvalueaftersonographyinpatientswithsuspectedacuteappendicitis?[J].JournalofUltrasoundinMedicine:OfficialJournaloftheAmericanInstituteofUltrasoundinMedicine,2013,32(8):1397-1403.

[2]王有利,刘凡,叶颖江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2):93-95.

[3]孙林权,梁红星,孙道辉等.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4):40-41,42.

[4]戴立.103例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73-174.

[5]胡华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36-137.

[6]樊六军.B超辅助选择性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2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