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

谭洪姜兴华

谭洪姜兴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经术前病例筛选,对25例(25眼)61-78岁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不剪断内眦韧带,所造骨孔大小约10X12mm左右,不吻合泪囊及鼻黏膜后唇,不填塞油纱条,术毕行泪道冲洗通畅。术后3天、一周、二周、三周、一月、三月、六月行泪道冲洗,术后随访1-3年,定期冲洗泪道。结果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时间缩短,出血较少,病人痛苦小,疗效好,25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有24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症状。结论经术前病例筛选,在全身及局部允许情况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的较好手术方式。

【关键词】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老年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Chronicdacryocystitis)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近年来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以往对于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多采取泪囊摘除术治疗。对于采取何种最佳手术方式来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是众多眼科医务工作者多年来探讨的问题。我院自2008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25眼)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行了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慢性泪囊炎患者25例(25眼)中男性5例(5眼),女性20例(20眼),左眼14例,右眼11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3岁,患病时间5-34年。经过术前筛选,本组所有患者全身情况可,有内科疾病者病情经内科医生协助处理已控制稳定。

2手术方法

术前10分钟使用喷枪将术侧鼻腔经前鼻孔喷入1%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及丁卡因溶液,达到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及粘膜表面麻醉的作用。术中用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行眶下神经及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在距内眦上方及内侧3mm皮肤向下沿皮纹作弧形皮肤切口,长约13mm,眼科剪分离皮下组织、眼仑匝肌至泪前嵴,不剪短内眦韧带,泪囊扩张器撑开切口,用剥离子在泪前嵴骨膜面刮开骨膜,骨膜下分离,暴露出骨性泪囊窝,用剥离子于泪囊窝后下份泪骨向鼻腔方向顶压,形成一小骨孔,并用咬骨钳向周围逐渐扩大骨孔至10×12mm大小,分别作泪囊及鼻黏膜作“]”切口,形成“门”字瓣,用5-0慕丝线两瓣吻合2针,不填塞油纱条,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毕行泪道冲洗均通畅,加压包扎2天。术后三天、一周、二周、三周、一月、三月、六月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是否通畅,询问患者有无溢泪症状。

二、结果

1疗效标准:治愈:术后无溢泪及异常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鼻内镜检查吻合口黏膜愈合,表面光滑,瘘口通畅;显效:术后溢泪减少,局部无异常分泌物,鼻内镜检查吻合口黏膜愈合,瘘口通畅;(3)无效:术后溢泪及局部分泌物无明显减少,泪道冲洗不通畅,鼻内镜检查吻合口黏膜肉芽组织增生、堵塞[1]。

2结果:25例患者术后第三天、一周、二周、三周、一月,二月、三月、六月泪道冲洗均通畅,无溢泪症状。门诊随访1-3年,24例患者均无溢泪及分泌物症状,泪道冲洗均通畅,无返流。1例患者泪道冲洗不通,伴有脓性分泌物,后经耳鼻喉科检查发现该患者术侧鼻息肉生长,因年龄关系患者放弃手术。临床治愈率96%。

三、讨论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主要是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治疗首选手术。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2]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但该术式需剪断内眦韧带,术中出血多,吻合口骨孔太大,要吻合泪囊瓣及鼻黏膜瓣后唇,手术时间长,鼻腔内需填塞油纱条,取纱条时会增加出血的机会。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往术式多采用泪囊摘除术。该方法解决了患眼脓性分泌物,其缺点是不能解决患者溢泪问题,给患者带来终生痛苦。经过术前筛选,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泪囊鼻腔吻合术既解决了患眼溢泪的问题,又解除了泪囊长期积脓引起的潜在隐患,比较符合生理要求,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对于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有如下几点体会:(1)手术前患者的筛选很重要,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全身情况相对较差,特别是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对于减少手术风险至关重要,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考虑手术;(2)术前重视对鼻腔情况的检查,对于严重的萎缩性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疾病,应先在耳鼻喉科行相关治疗后,情况允许才考虑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3)术中不剪断内眦韧带,对手术区域暴露无明显影响,对咬骨腔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误入筛窦,缩短手术时间,并能保持原来的解剖结构,符合生理功能。根据研究,泪道的引流作用依赖于泪囊周围肌群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若被破坏或减弱,即使术后泪道冲洗通畅,也可能引起“功能性”泪溢;(4)术中骨腔造孔大小10×12mm为宜,过小会影响手术效果,太大或太靠前,去除鼻骨太多,可能造成鼻梁塌陷,太靠下可能进入上颌窦,太靠上可能误入筛窦;(5)术中不吻合后唇。根据经验,术后发生阻塞的原因,大多由于文化的前唇下附,与后唇粘连导致复发。因此把泪囊与鼻黏膜切口做成“]”形,这样形成的前唇较宽大,将两前唇对位吻合,后唇不缝合,使其自然贴附于后面骨壁,所形成的吻合口较宽大;(6)行了泪囊与鼻黏膜吻合后不行术腔油纱条填塞,术毕即可行泪道冲洗以确定泪道是否通畅,并可减轻术后患者因鼻腔不通畅引起的不适感,且可避免术后因取出油纱条引起鼻出血。

综上所述,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既解决了老年患者眼部流脓问题,又解决了患眼溢泪症状,手术痛苦小,出血相对少,手术时间缩短,疗效较好,经术前筛查,全身及局部允许的情况下,不失为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的一种较好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顾朝晖,赵玮,田淑英,等.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再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21.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9-930.